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不时地向路人袭去。街道一片银白色,路人的呼吸也化作了一股股白烟。
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让人难受,尚大嫂打了几个冷颤,将身上的衣裳裹了裹,然后加快了步伐。
贾姨娘听到敲门声,闻道:“谁呀?”男人出门打仗只她们mǔ_zǐ 两人,哪怕这里治安很好,贾姨娘平日也都是反插门的。听到是尚大嫂的声音,贾姨娘才开门。
尚大嫂看到贾姨娘,眼泪都来了:“弟妹……”后面的话再说不出来了。
贾姨娘吓了一大跳,伸手去拉尚大嫂却发现她手冰凉冰凉的:“赶紧进屋暖会。”
进了屋,尚大嫂才说明来意,一边说一边哭:“小琴发烧得厉害,可家里的钱都用光了。”四个孩子就剩下这么一个孩子,若是再有个三长两短可不得要她的命。
贾姨娘知道这是来借钱了,忙从匣子里取了三两银子出来说道:“这钱嫂子先拿去给小琴看病,不够的咱们再想办法。”贾姨娘因为手里有钱,所以买了半院子的柴火。一感觉到天变冷了她就将炕烧了起来,所以二娃并没有生病。
尚大嫂又感动又内疚,说道:“弟妹,谢谢你,谢谢你。”她已经找了好几家借钱,都没借到钱。
在尚大嫂出去的时候,贾姨娘又拿了一件半旧的夹袄递给她,说道:“嫂子,现在小琴病了,你可不能再倒下了!要不然,小琴指靠着谁呢?”贾姨娘是一个人带孩子,怕孩子过了病气,所以她不好去看望小琴。
尚大嫂这才没有推辞,将夹袄穿在身上就出去了。
将门倒插,贾姨娘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当家的怎么样了?”李二炮跟胡大等人都跟着云擎去打仗了。出兵之前,军中是有发俸禄的,每人二两。若不是出了这场意外,这二两银足够尚大嫂跟小琴过个安稳的年。
第二天早晨,贾姨娘就从隔壁胡大嫂的口中得了消息,说小琴没挺过来,去了。
贾姨娘忙说道:“嫂子,现在当家的他们去打仗,我们得互相扶助才行。”小琴没了,尚大嫂估计半条命都去了。
胡大嫂虽然嘴碎了点,但也不是那种冷血无情的人。看到尚大嫂那样,她也心有戚戚:“那你说,这事我们怎么帮?”出力是可以的,但出钱什么的是肯定不行。她还有两个孩子要养,经不起折腾。
虽然胡大嫂小毛病很多也很喜欢占便宜,但对两孩子是掏心掏肺的,将两孩子养得还不错。逃难的时候宁愿自己不吃也得先让孩子吃饱。两孩子底子好,这次天气骤变他们也受了点凉,只不过喝了两碗姜糖水就好了。
贾姨娘说道:“先去棺材铺买两块木板将小琴葬了,其他的晚些时候再说!”夭折的小孩子是不能用棺木的,用木板打个木箱子就不错了。很多都是直接用草席直接卷了葬到外面去的。
小琴下葬后,贾姨娘将尚大嫂接到家里来,省得她留在原来的屋子里更伤心。贾姨娘握着尚大嫂的手,柔声说道:“嫂子,想开点,那么多的沟坎我们都过来,这次也一定能过去的。”小琴也是之前逃难的时候亏空了身体,在西北落脚后又没补回来,身体太虚弱。天气骤变,身体自然受不住。
尚大嫂听到这话,放声大哭:“我就剩下阿琴了,他还要将阿琴给夺走。老天爷,你为什么就那么狠?为什么就不给我一条活路呀?”若不是还记挂着丈夫,尚大嫂真想跟着女儿去了。
跟尚大嫂一样儿女皆失的在西北是比较少的,但在山西跟河南却比比皆是。
自下雪以后,地方上的折子如雪花一样飞到玉熙的案桌上。这些折子,基本上都是讲述灾情以及诉苦的。生病的人太多,别说孩子扛不住就是不少大人都扛不住病倒了,所以药材极度稀缺。
玉熙将一封折子放下后苦笑了一下,旱灾之前玉熙是储备了不少的药材,但这些药材大半都分配到各个军营里了,还有一部分是留在仓库里以备不时之需的。玉熙再心善,也不能将这部分药材拨下去。不过看着这些人没有死于灾荒,却死于疾病,玉熙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美兰提了一个食盒过来,说道:“王妃,全嬷嬷给你做了汤。”全嬷嬷现在每天晚上都会给玉熙做夜宵,因为玉熙现在瘦得很,所以什么都可以吃。一段时间吃下来,玉熙气色比之前好了很多。
玉熙这会其实并没有食欲,但她也没有拒绝全嬷嬷的一番好意。坐在地毯上玩的启浩闻到香味高兴地叫着:“娘,香香,要吃。”启浩被带到书房,饿了尿了会开口叫,其他时候不是认真听玉熙跟人议事,就是很专心地玩他的小游戏,非常乖巧。
黄豆煮得烂烂的,不嚼直接吞下去也没有问题。所以玉熙也没有顾忌,舀了一勺喂给启浩吃。
启浩偏好吃肉,但他瓜果蔬菜都吃,这点比枣枣跟柳儿要好。吃完一口,兴奋地叫道:“娘,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