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坑王第九百一十章举荐人才卢小闲为了今天之事,可是下足了工夫。果然,他这话一出口,不仅让李显与众位大臣频频点头,就是宗楚客也无法反驳。
李显应允道:“那好,卢爱卿,朕和众爱卿就当场见证一下你推荐的这几名举人!”
“多谢陛下,他们早已在殿外等候了!”
不一会,杨乘亿、常敬忠、文俊三人鱼贯而入。
他们三人是今早才知道卢小闲的真实身份的,卢小闲对他们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后,三人感激涕零,他们知道这对他们将意味着什么。
三人拜见过李显后,卢小闲首先指着文俊对李显道:“陛下,此人名叫文俊,一手诗词功夫无人能比,可偏偏因相貌丑陋,数次与进士无缘。今日,微臣之所以要推荐他,是想向天下读书人证明,我大唐的科举是为了选用人才,而不选美男子!”
卢小闲这话说的很有水平,他先将文俊的劣势摆了出来,堵住了宗楚客的嘴。
果然,本来见文俊相貌丑陋而眉头紧锁的李显,听了这话,颇以为然,此刻眉头也舒展了。
宗楚客也不得不放弃了以相貌丑陋为由攻击文俊的念头,只好在心中暗骂一声卢小闲狡猾。
卢小闲对文俊道:“文举人,今日你也不必藏私了,把你以前的诗作,都在这吟一吟吧!”
文俊点点头,便开始一首接一首开始吟诵起来。
“停!”宗楚客突然喊道。
李显是个诗迷,正听的津津有味,被宗楚客打断,颇有些不悦道:“宗爱卿何事?”
“陛下,他如此吟诗有作弊的嫌疑,不如我们现场出题让他作诗,这才能显出他是否真有水平!”宗楚客振振有词道。
李显一想,宗楚客说的也有道理,便点头应允。
于是,包括宗楚客在内,数个大臣依次命题,让文俊现场作诗。
文俊不愧有“文八叉”,之称,文如翻水成,赋作叉手速,丝毫不亚于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而且是诗诗均为佳作。
李显大为叹服,笑着向宗楚客问道:“宗爱卿,你认为这文俊可是人才?”
在众目睽睽之下,宗楚客也无法颠倒黑白,只得点头道:“文俊学富五车,出口成章,当真有才!”
“那宗爱卿,你认为这文俊可否任用?”李显追问道。
“可用!”
“用在何处为佳?”李显继续问道。
宗楚客左思右想了好一会,这才道:“微臣认为放在翰林院做编修为宜!”
李显点点头:“那好,乔爱卿,就特任文俊做翰林院做编修吧!”
“臣遵旨!”乔为仁应道。
卢小闲接着说道:“陛下,微臣推荐的第二个名叫杨乘亿!此人有一特长,能够作任意万言文。”
李显惊异道:“真是如此吗?”
卢小闲笑道:“陛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如就由宗阁老现场命题,一验便知!”
李显点头道:“那就有宗爱卿了!”
宗楚客也不客气,当即命了一难题。
只见在众目睽睽下,杨乘亿开始炫耀自己的绝学,他让工于书法的三十个小吏在庭中环绕一圈,执笔而坐,而自己则身处圈子中间,
杨乘亿略加思索,依题而做,口授笔写,如此周而复始,仅半个时辰,三十人诗笔俱成,
杨乘亿依文数字得七千余字,就这还不满意,非要坚持做到万言。一旁赞不绝口的宗楚客赶紧制止,七千字已经足够了,又何必万言呢?
李显马上下旨赏赐杨乘亿绸缎布帛,将这位优秀人才收于国子监广文馆中。
卢小闲最后指着常敬忠道:“陛下,这名举子叫常敬忠,十五岁就通过了明经考试而及弟,五经更是烂熟于心,今年还不过二十岁,他有过目不忘这本领,凡是自己读过一遍的文章,都可口述千言!”
说到这里,卢小闲看向宗楚客:“一事不烦二主,还是交给宗阁老检验吧!”
宗楚客眼珠一转,向常敬忠问道:“你一遍能诵千言,十遍能诵万言吗?”
常敬忠道:“没有试过。”
宗楚客找出一本平常人很难见到的古书,令其通读十遍后背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