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大唐坑王> 第四百零七章 房州刺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七章 房州刺史(2 / 2)

卢小闲盯着郭敬之,微微一笑道:“不知郭刺史有何见教,愿闻其详,说出来也好为下决断提供参考!”


“庐陵王是陛下的亲生第三子,还当过皇帝,在房州幽闭了十几年,现在突然要带他返京,总得让他有个适应的过程。再说了,庐陵王不是一个人,家眷和府邸随奴仆各色人等有数百人,不是说走就立刻能走的,得容他们简单收拾一二才能启程。下官建议,今可先派人告知庐陵王返京事宜,明前往府邸宣旨,三后启程,这样比较稳妥一些!”郭敬之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建议。


郭敬之这番话,完全是站在李显的立场上说的,有理有据让人无从反驳。


事实上,郭敬之对李显向来照顾有加。


李显刚到房州时,除了原来带的一些奴仆外,其他手下都是房州衙门派来顶班的。关键的位置上,都是安插的各种眼线。李显一家任何细小的行动,都逃不出他们这些人的眼睛。


十几年来,房州刺史换了好几任。大部分刺史对李显一家都很严厉,时不时来王府突然视察,煞有介事,鸡蛋里挑骨头,没事找碴儿。甚至有时还把李显叫到衙门去问话,那口气就像审问训斥犯人。


徐敬业作乱时,他们就把李显叫去问话,让他交代徐敬业如何派人跟他联系起事造反。


这不是诚心找麻烦吗?


李显连徐敬业是谁都不知道,怎么可能联系造反呢?


可李显的解释他们也不相信,好在没有武则天的圣旨,刺史也不敢真把李显怎么样。折腾了个把月,后来实在也问不出个什么,这事才不了了之。


李显心中清楚,这些管束他的刺史也是执行朝廷旨意,不这样办他们也难于交差。后来,李显对这种做法也慢慢习惯了。


郭敬之上任之后就不一样了,他总是以臣民对待太子的礼仪恭敬地对待李显,一反过去刺史那种严厉和苛刻的态度。不但王府吃的用的尽量充足供应,而且还经常对李显问寒问暖,并时不时地告诉他外面的一些信息。


有了郭敬之的关照,李显在房州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常率领家人到房州城外打猎。三宝洞、神农塔、神农庙、老君观、白云庵、张公院、玉皇阁这些地方,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郭敬之的坦诚相待,让李显颇为感动,他们二人也结下了深厚的感。


此刻,武三思想要明启程返京,郭敬之下意识提出了反对意见。


“三后再启程?”武三思显然接受不了,正要否决郭敬之的建议,却听卢小闲在一旁道,“郭刺史所言颇有道理,那就依郭刺史吧!”


武三思意外的看着卢小闲,卢小闲笑着解释道:“下,这事还真急不得,大不了咱们在路上抓紧点时间,三很容易就挤出来。”


“那好吧!”武三思终于点头应,“就按郭刺史的建议,明宣旨,三后启程!郭刺史,下午你就派人到王府通知此事吧!”


……


在城门口送走卢小闲之后,李显带着李裹儿回到府邸。


庐陵王妃韦氏得报后,匆匆赶到前院来。


韦妃是李显的第二任王妃,她刚嫁给李显的时候只有十七岁,比李显足足小了八岁。


李显的第一任王妃赵氏,因其家族得罪了武则天而被囚致死!李显成为太子后,因韦氏因姿色出众,善解人意而被册封为太子妃。


韦氏是京兆府万年县人,祖父曾任曹王府参军,父亲曾任韦玄贞普州参军。然而家世高贵并不一定能给子孙带来平安的人生,在这方面,韦氏的前任赵氏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和韦氏一样,赵氏是李显的元配妻子。她的出比韦氏要高出一大截,乃是右领军将军赵绰的孙女、定州刺史赵壤与唐高祖常乐公主的女儿。


李显做英王的时候,赵氏便成了他的元配王妃。论起辈份来,李显还是她的表侄。然而赵氏的母亲常乐公主与李显的母亲武则天素有仇隙,这段看起来门当户对光宗耀祖的婚姻,实际上是把赵氏白白地送给武则天做发泄怨恨的牺牲品。


当常乐公主夫妇被贬出京之后,武则天干脆将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赵氏关进了内侍省,以至于她被活活饿死。


嗣圣元年,李显登基后,韦妃顺理成章的被立为了皇后。


世事莫测,韦氏哪会想到自己仅仅做了五十多天皇后,李显就被武则天废除了皇帝之位,贬为庐陵王,她也失去皇后之位,跟随李显被流放到了均州,后来又被迁往房州。


在房州,这一待就是十几年。


韦妃一见李裹儿,就戳着她的额头,红着眼睛带着哭腔道:“你个死妮子,这些子都跑哪去了,可把为娘急死了!”


喜欢就分享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