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越战的血> 第四十章 撤退准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章 撤退准备(1 / 2)

第四十章撤退准备


“杀!”越军很快就朝我军阵地发起了冲锋。om


越军的冲锋简单而直接,就是在高shè机枪和迫击炮的掩护下发起冲锋。


但战场上往往就是简单直接的进攻才更有效。


首先我们这581高地就像一把刀一样顶着越军的交通要道,我们这里的火力甚至都可以直接控制桥头……要知道那石桥虽是被炸了,可越军却用了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修起了一座简易的木桥,于是这个木桥就成了越军进攻我军防线的重要补给要地,于是我们581高地就成了越军必须要拔除的眼中钉。


战场上往往就是这样,越是军事要地就越没有花招可以耍……军事要地不是?双方都知道这地方重要,都会在这里全力攻防,于是就只有简单的用子弹、用炮、有人命去堆。


其次就是越军有强攻的条件,此时yin雨绵绵雾气重重,整个战场就像是个烟雾缭绕的仙境一样,再加上越军所处的位置大多都在581高地的背面……背面就意味着是我军远程炮火的死角,我军炮兵无法大面积对其进行覆盖杀伤,这就使得越军可以放心的对我军高地发起进攻。


这不?高shè机枪、迫击炮、甚至还开了两辆轻型坦克上来照着我山顶阵地一阵乱轰……581高地上霎时就像是煮沸的一锅粥似的乱成了一团。


但阵地乱却并不意味着我们也会跟着乱……咱们二连也是从反击战走过来的人,虽说还不称不上什么老兵,但怎么说也是打过两个多月的战斗的人。也是经历过代乃阻击战、垭口阻击战这些大世面的战士。哪里会被眼前这种小阵仗给吓倒……


其实关键还是我们对此有所准备……在当初构筑坑道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总有一天这个山顶阵地会遭到越军大规模的进攻,于是就针对越军的进攻构筑了一些坑道。


这些坑道是构建在山顶阵地靠近我军斜面的一方。在这个部位构建坑道那好处可就多了……一是其不容易遭到越军的炮击,山顶阵地面积不大,越军炮火想要准确命中山顶阵地都不容易,就更别说击中另一面的坑道工事了。二是方便作战……因为这些坑道离山顶阵地近,咱们只要把坑道口用交通壕与山顶阵地一连……好!越军开枪打炮的时候咱们往后一缩就躲进坑道里,越军冲锋的时候咱们在从坑道里钻出来把枪一架……一片子弹就可以把越鬼子揍下去。


也许有人会说……那越军就不能在开枪打炮的同时冲上山顶阵地吗?子弹、炮弹可不长眼睛,它们可分不出哪些是敌人哪些是自己人。所以……越军在开枪打炮的时候冲锋是可以的,只不过他们冲到一定的距离的时候就必须停止火力掩护,否则那些机枪子弹以及爆开的弹片、碎石就很有可能会炸伤自己的冲锋部队。


于是我们就在这山顶阵地跟越鬼子玩着这猫捉老鼠的游戏……越军火力掩护猛的时候咱们就钻坑道,越军火力一停咱们就上阵地。


当然,越军也很熟悉这种坑道战……事实上他们在反击战中就是这么玩的,所以他们很清楚这样的战斗该怎么打,同时也很清楚该怎么攻。


方法就是在已方火力掩护的时候逼近投掷手榴弹的距离……采用低势前行或是匍匐前进完全可以逼进五十米线内。


只是凡事有攻就有防……越鬼子有攻的方法,咱们自然就有守的方法。


在这时候棱线位置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越军能爬进投掷手榴弹的距离,也就意味着他们也在我军投掷手榴弹的范围之内,特别的……因为棱线位置是一伸头就可以打着敌人一缩头就可以藏身的。于是从坑道里钻出来的战士们根本就不用想,出来占据了棱线后劈头盖脑就往外面甩一片东西再说……至于是什么东西。那就看手里有什么了,更多的是手榴弹,这玩意又多又便宜,甩出去炸不死人也不觉得可惜,偶尔还间或着些迫击炮燃烧弹、定向雷之类的……


特别是那定向雷,抛出去把头一缩就引爆……那在空中炸开时的效果啊,可惜咱们是看不到,不过还是看不到更好些。但却可以想像……一枚定向雷里就有800枚钢珠,在空中爆炸来个天女散花……可有越鬼子受的了。


负责守棱线的战士刚炸完,其它战士又很快进入山顶阵地的战壕里对着下方又是一片子弹……


于是在我军各单位默契的配合下,这防御仗打得倒是顺风顺水,越军的冲锋一次又一次的被我们打了下去,不到一个小时阵地已经躺倒了上百名越军的尸体,而我军才只伤亡七人。


但是……这581高地是怎么也守不住的。


“连长!”这时负责观察侧翼的马克思朝罗连长叫道:“越鬼子沿着公路从侧翼上来了!”


这公路就是环绕着581高地左侧的公路,原本可以说这里是死路,因为这里布满了地雷和铁丝网,而且还有二线的几个高shè机枪阵地和迫击炮阵地的封锁……可以想像,在这样的防御下越军工兵根本就没有办法在这里排雷,越军步兵也无法冲过这种地雷、铁丝网加高shè机枪和迫击炮的封锁……即便是有坦克的掩护也不行,因为这些地雷里有许多是反坦克地雷。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