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一百九十七章:宗人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七章:宗人府!(1 / 2)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伊王藩,嘉靖年被嘉靖皇帝除籍了,但是旁系还在。


除籍之后,这些宗亲是消停了一阵,可时间久了,也就放飞自我了。


这是因为啥呢,因为伊王虽然糊涂,但是人家在的时候,好歹能当个老大哥,约束一下这帮臭弟弟。


老大哥被搞掉,留下一帮郡王,没了顶头约束,再加上万历皇帝本身就是个比较亲信皇室的人,对宗亲的约束力更弱。


到现在,万安王虽然名头是郡王,但直管的伊王早就没了,福王朱常洵连自家宗亲的屁股都懒得擦,更管不着这些事。


结果就是伊王藩纠和其余宗亲闹事,自然而然给算到朱常洵头上来了。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谁叫朱常洵平时啥也不管,出了事也不闻不问,体量大,还护犊子。


洛阳皇室宗亲闹了事,不往你福王身上想都不行。


这事出到现在,朱常洵可是一句话没说过,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发展,人一倒霉起来,喝口凉水都塞牙。


朝廷听到的消息,就是朱常洵带头闹事,百姓们从京报里得到的消息是这个,文武百官也恨不得把福王黑下马。


所以自然而然的,宗人府改制后第一个关注的,就是朱常洵。


不过也没必要说他可怜。


朱常洵在洛阳的确没干什么好事,他虽然没做太多伤天害理、灭绝人性的事,下头宗亲却没少干。


侵占百姓土地,侵占卫所土地,甚至连文官的土地也要侵占,这些宗亲们打着的,可都是福王府的名头。


边疆地区,汉人与蒙古人的茶马交易,那是暴利,每个月都有人因此大发横财。


打着福王府的名头,地方有司怎么敢查?


还有那些商铺、店铺,走商跑货的,一个个只要挂起福王府大旗,连税都不用交,除了督办司,根本不会有人去查。


所以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后世总有人圣母,谈什么罪不及自身。


这些事又不是朱常洵干的,凭什么就把他黑成翔?


事实是,朱常洵没干,但他心里必定清楚,甚至可能也有默许,享受着这些事带来的名与利,出事的时候,凭什么不受惩罚?


据朱常洵所知,自己二儿子颖王朱由矩,只是跟着万安王去了一趟督办司,主要事也不是他干的。


宗人府来一趟,不去抓罪魁祸首万安王,直奔自己儿子来了,这是什么道理?


我福王藩好欺负不成。


其实张维贤想的也差不多。


倒不是因为他们好欺负,就是因为世人都以为福王不好欺负,所以宗人府刚刚改制,才要欺负一下他们。


一来,这是皇帝的态度。


福王体量太大,这次闹起来,就是各地藩王们在试探朝廷的意思,要是不给他按住了,以后的乱子比这更大。


二来,宗人府刚刚改制,权利虽然有了,但毕竟咱大明朝的王爷们还没经历过被抓和被威胁这种事儿。


就得通过福王这老东西,让他们知道知道,就是福藩的人惹事,宗人府该抓还是要抓。


以后这种事还会是常态,朱由校肯定不会让这些便宜亲戚吃垮自己的大明。


至于你福王敢闹,最大能闹到什么地步,有宁王造反那次大吗?


就算是你有能耐造反,朕能几个月平定西南土司,你们几个藩王,还能比地方割据更厉害。


顶了天,也就是再给朕刷一次威望!


说白了,这次张维贤来,是一个有恃无恐的态度,换了许显纯可能就没有这么客气,基本是要三句话不出头直接拿人。


张维贤毕竟老油条,也知道明面上给朱常洵一点面子,他好下台阶,不逼的太过分,事情能过去就过去算了。


宗人府只管抓人,你福王不服,那得去和当今皇帝去说。


朱常洵心里不爽,他不想管事,但这并不代表他真和文官们写的那样,是个傻缺。


服个软,如果皇帝想要收手,顶多损失一个儿子和些许威望,可能还会赔偿一些银两。


可要是不服这个软,参与进来,执意给闹事皇亲出头,这就不能善了。


朱常洵虽然才见过朱由校一面,但是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