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五百六十二章 朝中琐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六十二章 朝中琐事(2 / 2)

当看到耿家这个情况之时,刘易的心里的确恼火,不过,细看之后,觉得其中可能有隐情。


因为刘易自己清楚,各个粮商家族,他们所经营的方向不同,价格存在差别是正常的。


刘易觉得,在现在的情况之下,耿家未必敢做出这样的蠢事。刘易也知道,耿家当初在洛阳就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后来获罪才回到巨鹿老家的。离他们被贬回老家过去的时间也不是太久,他们不可能不听取教训的。刘易觉得真的不太可能敢顶风作案。


问了贾诩,他也确实有这样的情况,耿家售给洛阳的粮食价格是最高的,不过,当时朝廷的确是需要粮食,所以也没有过多去考究就全部接收了。也考虑到耿家与刘易的关系,所以,就算是让耿家获取一些利益也没有太大的关系。没想,现在因为这事,居然有人上表弹劾。


耿家家主不算是朝官,只算是地方官府的官员,并不在朝上。


刘易先把这事压下,待问清楚情况再作处理。


但刘易却责问了一下负责收取粮食的官员。刘易认为,他们收取粮食的时候,不能因为和自己有关系而有什么的特例。如果再碰到这样的情况,就要先调查清楚,为何他们的价格虚高。


各个粮商家族为朝廷采购回来的粮食价格都会有所不同的,但想差并不太大。一家粮食的价格虚高那么多,其中必有原因的。要搞清楚。


另外,为了公平性,刘易建议,他们可以使用一种公开法,就是适当的公开一些各粮商的收取价格,并注明他们各粮商的价格为何有所不同。


对于耿家的粮价虚高,刘易觉得,因为耿家是负责从袁绍的辖区之内采购粮食的。而因为袁绍与公孙瓒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战争,其地的粮食用度较大,官府对地方的粮食控制较严,在条文严格控制其地的粮食,不准向外流的规定。所以,想从袁绍地区购粮并不容易。


刘易派田丰去冀州见袁绍借粮,虽然借到了,但是也不容易,这不,田丰都还被袁绍亢着呢。


这些情况,是可以搞清楚的。如果耿家采购来的粮食来价本来就较高,那么他以较高的粮价售给朝廷是可以理解的。


不能无凭无据的就怀疑耿家营私舞弊,更不能拿刘易与耿家的关系来说事。


事实上,刘易对于耿家、易家、邹家是比较满意的,尽管对耿家有点戒心,但从刘易接受了耿灵这个丫头之后,只要耿家不是真的犯事,刘易也会拿他当为自己人来看待。特别是易家、邹家。他们等于免费为刘易打工,由邹玉主事的邹家,根本上就是免费送给刘易粮食。要不是刘易坚持要用钱来买的话,邹玉会分文不取。对于这样的家族,刘易还真的没话可说。


表奏是签名上书的,官员的名字刘易不太熟透,可能是内阁任命的监察部门的官员。


待事情查实之后,如果真如刘易如猜测的这般,这个官员或许会被暂时免职。观察力是有,敢于上表是对的。可是,如果没有调查清楚,这就不对了。


当然,刘易又看到一些弹劾的上表。


不少表奏都是弹劾官员能力不足,不足要势行朝廷所要求他们的工作。


对于这个。刘易也真的有点无奈,别说是现在了。在后世。大学生满街走的年代,政府官员能力不足的吃闲饭的人多的是。新汉朝现在,才成立不过是三两年,在朝廷官员的个人素质上,肯定是参差不齐的。


所以,刘易要求官员任命。先要看人品,其次才注重他们的才华工作能力。


所以,这些问题,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过。有些官员,也的确是需要撤换,因为,现在的新汉朝,已经被分成若干个部门,每个部门,也分成n个负责各项工作的细节事务。也就是说,新汉朝,已经把各官职的职能细化,每一个官员,只要负责其中一项细化的事务。这样的情况之下,都做不好工作,唯有就只能换一些人上了。


还好,整体上来说,朝廷的运行还是不错了,有一点点小问题,无伤大雅。


还有许多州郡的划分细节问题,也是要刘易来拿主意的。比如,现在的司隶州与并州的分界线,是以黄河为界叱,还是以某些特定的地区为界线。


因为现在的新汉朝,把许多事都细化了。如分给百姓的田地,都有了明显的界线,有了明确的界线划定。每家每户,他们所分得的田地是在哪里的,是多少,有多大等等,这些全都有了详细的登记造册。可是,一些土地,他们是属于东村或是西村的,因为也找不到先朝所留下来的资料了,又或者,先朝都没有仔细的分界,因此,现在朝廷细化细分的时候,可能会引起一定的纠纷事件。


当然,现在还不会是太大的问题。因为一切都有新汉朝官府的主持。


可不管是谁,都非常明白,土地问题现在不划分清楚,到将来肯定是一个大问题。


刘易也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因为,后世也见识过不少因为一点土地而纷争的事。


因为土地,村与村、镇与镇、城与城、国与国,都会起纷争。哪怕是后世因为一个小小的钓鱼岛,因为新中华没有明确规定国界线,所以,小日岛国拿着这一点漏洞常常搞事,闹得让国人实在是恶心。


不过,这些事牵涉到整个新汉朝地方的问题,刘易是不可能亲自去一一处理的,只能提供一些方法,让当地官府去定夺,让他们把各村、各镇、各城之间,都划定一个明确的界线,让今后的百姓无可争论。


现在,规矩是由自己来定的时候,还不把工作做得扎实更待何时?


刘易把一些待解决的琐碎事解决完,也足足花了几天的时间。


戏志才与荀文若从长安回来了,他们立即投入到征伐匈奴的人准备工作去。


刘易也觉得是时候让大家开始准备了,便把太史慈也召了回来。


刘易本来准备只是由太史慈率军出征匈奴人的,但是考虑到如果自己留在洛阳的话,天下诸侯肯定会提防着自己,所以,干脆自己也参与对匈奴人的征伐,让天下诸完全放心新汉朝不会干涉他们的行动。


本来也想把黄叙与典韦、许诸一起召回来商议出征事宜,但是考虑到在长安关中还有华雄与徐荣,如果召了黄叙与典韦、许诸却没有召他们的话,会让他们觉得不受刘易重视,又或以为刘易不把他们视为心腹。可他们却要在与贼兵对持,不宜离开,由此,刘易为免引起他们的猜测,就干脆没有召在长安的诸将回来。


至于在曲阿的黄忠、甘宁他们,刘易就不打算召回来了。自己出征匈奴人之前,会对新汉朝各地的jūn_duì 作一个调整,但这个只要给他们一个命令就可,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都调他们回来。


离出征还有一般时间,只需要让太史慈先准备好一些事宜便可,别的将领,到时再召来也可以。


太史慈还在上党,辛毗也亲自到了上党,已经和上党地区的众多小数民族的领取得了联系,正在与他们商议让他们民族自治上党的细节事宜。


有辛毗在主持政事方面的事,太史慈这个统军的将领也可以回来了。顺便,也把潘凤一起召了回来,因为他当年就向刘易请示过,如果有一天远征异族人,不能落下他。(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