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刘易从开始见到迦叶摩罗,获知他便是贵霜帝国的国师,当今佛教教主的时候。刘易就有把握可以说服他归顺大汉。
可是刘易就是看不得迦叶摩罗那一脸臭屁的样子,见不得他那一脸傲然,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来质问自己。
迦叶摩罗的那一种自以为是,似天生比别人高尚优越的态度让刘易觉得非常不爽。他以为他是谁?以为他们的佛教在这个世上当真的是至高无上,凌架于所有人之上?谁都得要听他的教化,成为他的信徒?
当然,如果他当真的是佛法无边,只是用道理来说话,不慎不躁,真有佛门高人的胸襟与见识,当真的有我不入地狱谁人地狱的决心去教化世人,导人向善的话。刘易对他的态度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但很可惜,迦叶摩罗虽摆足了姿态,却并非那种真正抱着救世为怀的高人。被刘易一激,他就暴露了本性,终归回到了谁实力更强谁就能掌控一切的现实来。
他终还是向刘易先出手,或者,他本就是打算先擒下这个汉人皇帝再说的心思而来的。这样,刘易又岂会跟他客气?
刘易最不惧的,就是能凭实力说话就不要多言的事儿。
当然,如果靠汉军的实力扫平贵霜帝国就能真正统治好整个印度的话,刘易现在也不需要跟迦叶摩罗说太多了。
刘易知道,大汉如果想要更好的治理好印度,少不得,需要借助佛教对当地民众的影响力。
刘易看着已经被自己打怕打服,被自己汉军军将打击得完全绝望的迦叶摩罗带着点不安的坐好,心里想了一下措词,对他道:
“迦叶摩罗教主,你且安心,既然你已经向朕投降,归顺了大汉,那么朕也不会再为难你。不过……”
刘易望着他,顿了顿,眼内闪出一道寒芒,如刀子一般,直射正襟危坐的迦叶摩罗。
“我们大汉,对于投降者,是有区别对待的。一般的投降者,我们会视他们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区别处理。这个,其实也跟你们的佛教教义有些许类似的,主要是区别他们的善恶。善者,可获释放,并成为大汉子民,基本享有我们大汉百姓一般的待遇。而其为恶不善者,重则处斩,轻则打为劳役。但总的来说,也算是导人向善。可是对于教主你,却又是不同的,因为你的身份,不同于一般人,并且,相信教主你也会有一些要求。”
迦叶摩罗被刘易看得心头一颤,闻言心里更加一慌。他投降固然有本身不甘心甚至是有他惧怕死亡的原因。但是主要的还是他感受到并亲眼见识到了汉军的强橫,让他对贵霜帝国失去信心,让他对自己的佛教的未来感到绝望。他不想自己的佛教在自己的手上灭亡,从此断传承。
他投降并马上求见汉人皇帝,就是想求汉人皇帝够网开一面,希望可以延续佛教的传承。
听到刘易说对他的处置会有所不同,他生怕是最坏的结果,赶紧道:
“陛下!还请陛下开恩!贫僧是真心归顺大汉,请陛下切勿对我佛教赶尽杀绝……”
刘易挥手,打断了迦叶摩罗的话,道:“你没有资格向朕提条件!对于你及佛教将会如何处置,朕自会考虑,不管你如何恳求都是没有用的,在朕的大汉有这样的一句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要朕一句话,千个人头落地。也就是你们佛教有言,善恶念之间。无论是你们的贵霜帝国也好,还是你们的佛教也好,只要朕一言,使可决你们的生死存亡。”
“陛下!”
迦叶摩罗的脸色刹那苍白,身体一晃,几乎坐不稳要晕倒过去。
又见你没有资格,但这次,迦叶摩罗却没有上次那样愤怒,有的,却是惊恐,他害怕大汉打败了贵霜帝国后,汉军会对他的佛教赶尽杀绝。
刘易看着迦叶摩罗那坐如针毡,一脸惊呆绝望的样子,嘴角不由一扯,露出了一丝不易让人察觉的笑意。
到了现在,刘易知道,迦叶摩罗已经被吓得差不多。相信他已经从身心都被慑服,以后他轻易不敢背叛大汉,对自己的命令绝对言听计从。
不由满意的暗自点了点头,没有再拿捏他。
“好了,现在眹便告诉你,对你及佛教将会如何处置的吧。”
刘易用充满威严的声调道:“你作为佛教教主,已经代表你们佛教归顺了大汉。而朕,认为你们佛教也的确有可取之处,所以,朕可以接受你们佛教的归顺,并且,也认可你们佛教的合法地位,以后,允许你们的佛教公开传法,开坛传经,收授佛教门徒,可建山庙,开宗立派。哪怕,你们的佛教,也可以到大汉本土去传经授法,建庙立派,广收弟子。但是,请教主牢记的是,你们佛教的一切,必须要在大汉的监管之下进行上述的举动。你们的佛教教义,必须要与大汉基本国法相符,絶对不能出大汉基本国法当中有关于对宗教有关的些规定。一旦有违大汉基本国法的准则,那么你们佛教即被视为邪教,将会对其教进行彻底的消灭。”
迦叶摩罗听着刘易的宣示,他不由不敢置信的瞪大那双深陷下去的眼晴,一个哆嗦,他便从墩上滑到了地上。
这个时候,他倒不是被吓的,而是惊喜。并且是那种如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一般的意外惊喜。
迦叶摩罗见识了刘易的威凌,又看到了让他深感绝望的那么多大汉武将的强橫,他本以为,这一次,他及佛教恐怕都得要完蛋,起码,要面临着许多灾难。却不想,听这个汉人皇帝所言,他归顺大汉,非但没有半点害处,反而是有着无数的好处。
其中,单单是他佛教获得可以在大汉开宗立教,传扬其佛教教义的权利。这对于他的佛教来说,便是天大的好事。因为这个,是他佛教多年来的心愿。这可是一个能够真正将佛教扬光大的一个契机。
“谢陛下!谢陛下!……”
“陛下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