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惊悚科幻>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维峻归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维峻归天(2 / 2)

“是!”


汪明鉴是“翁门六子”之一,敦亲王想到汪氏的老师翁叔平得知林逸青苏醒过来的消息时的表情,不由得心怀大畅。


此时的翁叔平并不知道“翁门六子”之一的汪明鉴在挨揍,他正在为另外的事忧心忡忡。


“我家夫人的贴身丫鬟小娜不见了!”


“我那口子的陪嫁丫鬟柳枝儿也没影儿了!


“你们丢个把丫头算什么啊,我的如夫人没了!”


听着门人子弟们在那里议论,翁叔平也是心惊不已。


就在不久前,京城里突然有二百余名年轻女子失踪,大都是官宦人家和富商贵室家中的侍女和小妾。就连翁叔平家里,也有两个侍妾失踪。奇案震动朝野,顺天府、刑部和大理寺虽然多方访查,但却毫无头绪。


翁叔平当然不会知道,这些女子,都是“玄女门”的人,而“玄女门”,已经被盛怒之下的岛津洋子给灭掉了。


翁叔平有生之年,将不会再见到那两个失踪的侍妾。


虽然翁叔平不清楚这些女子的失踪是因为什么,但他本能的怀疑,这件事会和林逸青有关。


上次开平矿务局连着五个总办离奇身亡的事,他便坚信是林逸青的手下忍者所为!


但是他却没有证据!


“你说五个总办是林逸青杀的,证据何在?没有证据,可是定不了他的罪的!”


“弹劾林逸青的人都死了!定然是他害的!”


“就算弹劾林逸青的人都死了,没有证据,也只能说他们运气不好!”


“跟他姓林的不对付的一个个都出事了!天底下哪有那么巧的事?这难道不是证据?”


“你难道就把这话呈报顺天府、刑部和大理寺?要这样我看姓林的没事,你的乌纱就被摘了!”


“那林逸青好色成性,定然是以此报复我等!待我上折子参他!”


“呵呵,那你就等着被摘乌纱帽吧!他林逸青这阵子都病着,你这个时候上折子说他做的案,有证据吗?不摆明了是诬告吗?不抓了你进大牢才怪!”


“此案或许与林逸青无关,但开平矿务局总办五人被害,定然是他所为!”


“是他所为不假,我也这么认为,可是有证据吗?要扳倒他,得拿出真凭实据来!不然谁信啊?没看五个总办连着死了,皇太后都没说什么吗?”


“他林逸青是皇太后的钱袋子,皇太后自然护着他了……”


“慎言!”翁叔平听到这里,心里一惊,厉声喝道,打断了门生们的议论。


也难怪翁叔平发火,他的这些个门人弟子,平日里清议汹汹,谈起国家大事来头头是道,可是碰到这样离奇的事上身,便完全不知所措了。


就在这时,一个门人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老师!不好了!安维峻安大人,今儿个早上,在家里头……去了!”门人一见到翁叔平,便大喊起来。


“什么?”翁叔平闻言大吃一惊,忍不住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安维峻曾因弹劾林逸青私纳叛逆之女为妾遭到仁曦太后的贬斥,被免去官职,发配新疆,光旭皇帝亲政后,在翁叔平的保荐下又重新回朝为官。对日本开战后,安维峻以都察院福建道御史谏官的身份,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接连给朝廷上呈奏疏六十五道,直接呈奏光旭皇帝的有六十三道。特别是今年三月,安维峻奏请光旭皇帝《请诛李绍泉疏》,忧国忧民,激昂慷慨、激动人心,声震天下。这份奏章中,他列数了李绍泉“祸国殃民”的罪行,斥责李绍泉平日“挟外洋以自重”,当倭寇来犯时,“其不欲战,固系隐情”,甚至“接济倭贼煤米军火,日夜望倭贼之来”,而“对我军之粮饷火器,则故意勒扣之”,“有言战者,动遭呵斥,闻败则喜,闻胜则怒”,正气凛然地提出:“杀李绍泉以振奋人心”,他泣泪陈词,义正辞严地指责了仁曦太后听信卖国奸臣李绍泉与太监李锦泰干预朝政、专权误国的丑恶行径。他说:“皇太后既归政皇上矣,若犹遇事牵制,将何以上对祖宗,下对天下臣民?”又说:“至李锦泰是何人斯,敢干政事乎?如果属实,律以祖宗法制,岂可复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仁曦太后牵制光旭皇帝行使国家政权的隐私。他还在奏章中要求光旭皇帝“布告天下,如是而将士有不奋兴,贼人有不破灭者,即请斩臣,以正妄言之罪。”


安维峻的这一份“满纸义愤”、“铁骨铮铮”的奏疏,直抵大乾帝国的金銮大殿,如同万钧雷当空炸裂,顿时朝野震惊,正在病中的仁曦太后闻讯后,勃然大怒,立即下谕将安维峻交刑部严加惩处。敬亲王宜欣惟恐仁曦太后借此大兴牢狱,大开杀戒,有意保护安维峻,便在当日果断地以光旭皇帝的身份颁发了一道圣旨:“近因时事多艰,凡遇言官论奏,无不虚衷容纳,即或措词失当,亦不加以谴责。其有军国紧要事件,必仰承皇太后部训遵行,此皆朕恪恭求治之诚心,臣民早应共谅。乃本日御史安维峻呈进封奏,托诸传闻,竟有皇太后遇事牵制,何以对祖宗天下之语,肆口妄言,毫无忌惮!若不严行惩办,恐开离间之阶端。安维峻着即革职,发往军台赎罪,以示儆戒,钦此。”以光旭皇帝名义的这道圣旨,显然是为营救安维峻的生命。但敬亲王又怕仁曦太后加责袒护之罪,便立即召集大臣共同商议,把处分安维峻的决定奏请皇帝和皇太后定案。仁曦太后闻奏后大怒说:“即此足了事耶?毋乃过轻耶!”这时敬亲王跪奏说:“本朝三百年来,从未杀谏臣,乞太后原之。”经诸大臣奏劝,太后怒意“始为稍解”。这才决定将安维峻革职发往张家口军台,效力赎罪,始免除了安维峻的杀身之祸。


但由此“愤书一呼”,安维峻“声震中外,人多荣之,访问者萃于门,饯送者塞于道,或赠以言,或资以赆,车马饮食,众皆为供应。”京都好友,特地选择了杨继盛故宅松简庵为他庆贺,士大夫们还作画、作序、作诗奉赠。有一友人赠联云:“一不学金人,斯为铁汉,暂留有用身,终讨北洋。”还有一位名士特意刻了“陇上铁汉”印章一枚相赠。从此,“陇上铁汉”在京都传成佳话。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陇上铁汉”竟突然暴死于家中!


“安大人是如何去的?”翁叔平似乎预感到了什么,立刻问道。


“听安大人家人说,安大人早上起来,吃了早茶,稍有不适,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