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溥想了想道:“如此说来,汉王确有异动,仁宗皇帝驾崩的消息已经通过告示送了出去,以乐安州与京城的距离,相信用不了几日,汉王便知晓,我等还需早些做准备才好?”
杨荣与军事最熟悉,杨溥话音一落,黄淮、夏元吉等人便将目光看向了他,杨荣皱了皱眉头道:“眼下敌情不明,不能贸然动手,再者仁宗皇帝大行,皇上刚刚登基,朝廷局面尚未控制,人心浮动——?”
“杨爱卿所言极是,这便是朕今日留下诸位爱卿的目的?”朱瞻基说着缓缓抬起头,两道锐利的目光扫了一眼五人,五人心头各自一颤,心道:“好锐利的目光!“
朱瞻基感受到五人对自己目光的敬意,面‘色’‘露’出一丝得意之‘色’,道:“眼下局势未定,汉王如何心思还不知,以朕看来最好的法子就是让汉王以为朕还在南京!“
杨荣点了点头道:“殿下是想转移汉王的注意力,让他盯着南京,一旦局势有什么风吹草动,陛下也好从容布置?”
朱瞻基赞赏的看了杨荣一眼,道:“正是如此?”话音一落,目光又是一闪,厉声道:“还不止呢,朕听李浚所言,汉王对朝廷的大人物很是看重,想来这个大人物也是朝中数一数二的人物,朕倒是想看一看,此人到底是谁,竟敢如此大胆,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众人心头一颤,还是杨荣最先回过神来,汉王只道太子还在南京,等仁宗皇帝的驾崩的消息传到乐安州,以汉王看,朝廷局面必然是群龙无首,这也是他里应外合最好的时机,殊不知太子已经安然返回京城登基为帝,只需汉王与那大人物一路面,必然被监视在外的锦衣卫、东厂所察觉,到时一举打击汉王,此乃一石三鸟之计,这个年轻皇帝的心思果然不凡,怪不得以永乐皇帝的雄才大略也对他如此看重,看样子这太子还当真是天生的帝王!“
杨荣细细想了一番,觉得皇帝的这计谋倒是个好计谋,唯独是不知如何将汉王的目光吸引在南京,好让汉王误以为京城的局面还在他的掌控之中,略一沉‘吟’道:“陛下布局周全,微臣心生佩服,只是那汉王除英勇之外,还有几分头脑,当年的太子之争,若非他太过急躁,永乐皇帝有祖宗制度不可违背,这天下只怕是他坐了,南京城的假太子未免骗得过汉王?”
朱瞻基看出了杨荣的担心,嘴角溢出的了一丝笑意,道:“杨大人请放心,此人可靠无比,孤能安然返回京城,正是依着此人之法子,如今两月已过,汉王尚且不知朕已经安然返回,足见他这个假太子做得十分称职?”
杨荣点了点头道:“既如此,不知殿下想怎么做?”
朱瞻基目光闪了闪道:“很简单,父王大行的消息,不日便传遍我大明,乐安州与京城相距不远,以汉王的耳目早该知道了,依诸位看,这个时候汉王会如此做呢?“
杨荣心思转得快,众人尚未明白,他先明白了过来道:“是太子?”说完又觉得口误,忙纠正道:“是陛下?”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起来,仁宗皇帝虽有十个儿子,但嫡出的唯有长子朱瞻基,而且当年永乐皇帝已经说过,仁宗过后,便传位与朱瞻基,所以仁宗即位后,便立朱瞻基为太子,一旦太子死去,仁宗其他儿子无论是威望,还是人脉都不能与汉王比,到时一干武将从中拨‘弄’,汉王趁机坐上皇位也不是不可能?“
朱瞻基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一闪即过道:“正是朕?唯有这个名正言顺的太子死了,汉王才可名正言顺的争夺帝位,他在朝中昔日的旧将极多,我那几个弟弟又岂是他的对手?所以,朕不得先他一步下手!”
杨荣道:“汉王的心思,路人皆知,陛下由此顾虑也是应该,只是此事需小心应付,莫要‘露’出了破绽才好?”
朱瞻基道:“这个自然!”说完一笑,道:“朕回京已多日,不见汉王有何举动,反而是南京动作不断,足以说明,南京的杨兄弟并没有‘露’出破绽,朕只需派人让他即可返回京城,以汉王的心思,必然将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假太子返回京城事情上——?“
第二更了,今晚说不定还有四更,诸位的订阅莫要忘记送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