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官家的制造局,在永乐年间,商业还没蓬勃兴起时,由于朝廷的大力扶持,加上永乐皇帝为人比较气派,规模倒也说得过去,可到了永乐后期,尤其是在洪熙年后,下西洋的取缔,使得这些只要制作出来就不愁没要人的制造局慢慢衰落,发展到如今,还不如一些民间的规模,不免让人好笑,不光光是丝织业,其他各行各业也比不上民间,如制瓷业,民窑这些民间个体户发展越来越快,许多规模,甚至产量都已超过了官家的所掌握的制造局,官窑了,如此种种之下,迅速让商业繁荣起来。
有些人甚至做过了统计,就以瓷器为例,在宣德五年,民间的制作的瓷器数量上,不仅多于官家的,就是质量上,以及产品畅销中外更是远远超过官窑除了瓷器上,在朝廷控制的采矿业,也有些了变化,虽说,明初,统治者不主张开矿,认为投入劳力多,产出矿银少,虽然订有矿税税额,但数额极少,人民负担较轻,如福建各地矿场岁课仅2670余两,浙江岁课为2800余两。永乐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政府开始重视矿冶,广泛组织开采,“税由此大兴矣”。永乐年间,明成祖虽也反对采矿,但矿禁已松,矿课逐渐增加,福建矿课岁额达32800余两,浙江达82070两,这一点绝对算是高了,可在宣德短短的几年,营矿业得到迅速发展,各大矿业迅速蓬勃发展,由于数量上,质量上都过得去,所以销量一直很不错,许多民间矿业主,由最初的一个小作坊,短短几年的功夫,发展为拥有十几家的矿业作坊,难得是每一家都生意兴隆,让人羡慕。当然了,除了上述这些显著的变化外,还有不少,如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的货币体系也发生了转变,明代前期一直被禁止使用的白银在正统以后取代纸钞和铜钱成为主币。白银的广泛使用,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又反过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海外贸易的发展,在明代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明代前期,朝廷严禁私人从事海外贸易,朝贡贸易成为对外贸易的唯一合法途径。这种贸易形式在永乐至宣德年间臻于鼎盛,在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下,海外各国纷纷与明廷建立朝贡关系。洪熙后,入贡国家日渐减少,朝贡贸易趋于衰微,不过,朝贡贸易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对外贸易的萎缩,与朝贡贸易衰落的同时,私人海外贸易队伍却逐渐壮大起来。在开展贸易的压力下,经过激烈争论,如此一来,带动了其他产业不计其数了,如此巨大的利润,早就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因此近年来,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针对朝廷的调整商业税了。
要说大明的商人就是舒服,因为与宋朝‘每五抽一’的税率相比,明朝的‘十五税一’、甚至‘三十税一’的商税实在太低;就拿盐税来说,“唐代大历年间仅食盐一项即达600万缗,占全部财政收入的一半。宋代绍兴末年,盐、茶榷货为2400万贯,占全部财政收入的49。而至淳熙、绍熙年间,茶、盐、酒等抗冶榷货更高达3690多万贯,占据全部财政收入的56。5”“到了中唐时期,榷盐利税占整个征赋的一半以上,:‘大历末,通计一岁征赋所入,而盐利且过半。’可谓获取利润不少,这也是大唐能开创盛世的原因之一了。
唐朝饮茶尚非很普及,对茶叶征收的税率就已经相当高,一开始是10,到后来增加百分之五十,再后来还实行了专卖“又记曰:‘武宗即位,盐铁转运使崔珙又增江淮茶税。是时,茶商所过州县有重税,或掠夺舟车,露积雨中;诸道置邸以收税。’对于私商贩运茶叶,采取残酷的重罚,贩运之百斤以上都是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