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会儿功夫,站在钟钱吐气的汉子,忽的停止了继续往外吐气,而是便吐为吸,虽说隔着远,但如牛饮一般的唏嘘声,还是隐隐能听得见,很快那汉子疲下去的肚皮迅速鼓胀起来,一点一点的变大,跟着那张满是胡须的脸也一点一点的涨得通红,就在众人惊奇之余,听得那汉子猛的张口哇的一声,按声音犹如讯雷疾泻传了出来,江面的波涛,百姓的吵闹,以及船只发出的轰鸣声虽十分讨厌,却也不及这汉子的喊叫声,许多百姓,妇人因声音太过毛骨悚然,吓花容失色,双手捂住耳朵,而胆大的则干脆破口大骂。
然宝船上那汉子兀自未停,一声呼啸后,竟张嘴说起话来:“江南巡抚杨大人可在船下,我家公公有请船上一叙!”声音通过那半人高的大钟缓缓传了出来,场上的百姓的欢闹声,江水的呼啸声,宝船的鸣笛声,在这一刻竟全被这声音给盖了下去,旁人自是不知这其中的厉害,但沈艳秋、杨峥学武之人,却是明白这其中的厉害。
沈艳秋道:“这是少林的狮吼功?”
小月道:“此乃是少林寺秘传稀世奇功之一,此功为人体丹田内气外发,发声吐气之功法,功成之后遇敌交手,发功呼啸,则犹如讯雷疾泻传出数里之外,令敌肝胆剧烈,心惊胆战,毛骨悚然,往往一声长啸即使对手不战而败。”
“何止如此,此武功原喻本师释迦佛文说法如狮吼,有震慑人心的不可思议之威力,后经少林寺祖师们的研练,遂成一门克敌之绝技,秘传至今,今世俗很少有人窥其三味,想不到郑公公的宝船上,竟有这等人物?”
杨峥笑了笑道:“你没看见这只是一个喊话的么,指不定上面有多少武功高手,做这样的事情,身边那没几个高手坐镇,据说郑公公本人就是一等一的武功高手?”
众女子还是头一次听说一个太监,竟是一等一的武功高手,越发觉得不可思议,正待询问,便在这时,船上那人又喊了两声,杨峥生怕那人一口气提不上来,坏了人家的狮吼功的名声,当即从应了声,他与武功一道,虽未到化境的地步,但自问还过得去,就这一声对答,看似随口而出,声音却比对方的狮吼功没小多少,更别说对方面前还扛着一口大钟。
得到了回应的宝船立即有人走到船身的左侧,放下了一块长梯,杨峥让人将乌篷船划至水中央,与沈艳秋刚抓上长梯,便有将士冲着下面喊道:“杨大人不必攀爬,我等拉你上来便是?”
杨峥与沈艳秋也不含糊,应了声便一左一右抓了长梯的左右绳索,因船身太高,上面的人看不到下面的情景,所以杨峥不得不用力击打绳索,待三下过后,上面的将士便知二人已准备妥当,吆喝了声便开始拉扯,速度很快,数丈的距离,竟是片刻的功夫便抵达,待到了船身上,杨峥才看见船壁的一侧放了一只人工轱辘,轱辘的架子上与长梯一段衔接在一起,只需有两人转动那轱辘,便可将人快速的拉上来,若是将士亲自来拉扯,未必有这么快的速度。
刚上了船,便见郑和一脸笑容的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也是老熟人,双方各自含糊了几句,便进了船舱。
郑和的这座帅船除了供郑和船队的指挥人员、使团人员及外国使节乘座外,还用它来装运宝物,有明朝皇帝赏赐给西洋各国的礼品、物品,也有西洋各国进贡明朝皇帝的贡品、珍品,还有郑和船队在海外通过贸易交换得来的物品。为此,称为“宝船”,意为“运宝之船”。其宽敞,气派、彰显大明雄风不言而喻了,舵楼共有四层,一楼是舵工的操作间和医官的医务室;二楼叫官厅,是郑和等中高级官员和各国使节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三楼是一个神堂,用来供奉妈祖诸神,并有四个阴阳官专门管理。舵楼最上面则是指挥、气象观测、信号联络等场地。在前后楼之间的甲板上除了火炮、操帆绞盘外还特地留出了不小的操练场地,杨峥头一次看到这么大宝船,心头既是激动,又是好奇。一路上经郑和介绍,除了这座帅船之外,他们这一次一共出现一百二十六船,有各地组建的商船有两百只,除此之外,他们还有马船”。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船分五种,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细致,种类较多,但多是各司其职,一切井然有序,一行人边走边说,杨峥则边走边听,一双眼睛也没闲着,四处张望,不得不说整个大明舰队根本就是一个无敌的存在,这样的舰队,不用说在这个时代,就是再往后放过一百年也无人能超得过,只可惜这样的舰队,留给前世的除了一堆让人看不明白猜不透的资料之外,所剩下的就是无数遍的瞎想了,好在他这只不经意的蝴蝶,飞过五年的沧海桑田来到这个时代,适逢其会的看到了这一伟大的壮举,还有幸参与了这一切,如今所希望的无疑是历史的巨轮在这一只远航的无敌舰队后出发后能稍作更改,使其不仅仅是第七次,而是八次九次,百次千次才好?”
这一番心思郑和自是一无所知,一路上只顾着说东说西,说到得意处显得十分自豪,不时的爆发出爽朗的笑容,杨峥看他如此模样,也为之高兴,也不知走了多久,听得身后的王景弘提醒道:“杨大人,郑公公到了?”
杨峥与沈艳秋抬头看了去,只见是一间宽大的房舍,其轮廓装扮也府衙的衙门并无差别,唯独房舍的四周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海航图,线条分明,不少处还画上了红线,圈了不少圈圈,其仔细程度不亚于编著,而墙壁的中央则是挂着那副闻名于世的,此图为郑和亲自所绘,取自历次下西洋航程综合整理﹐绘制成整幅下西洋全图,图上所经亚非各国的方位﹐航道远近﹑深度﹐以及航行的方向牵星高度﹔对何处有礁石或浅滩﹐也都一一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