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逍遥江山> 2377章:古来万事东流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77章:古来万事东流水(2 / 2)

杨峥嘿嘿一笑,冲着胡滢抱拳行了一礼,道:“既然是胡尚书询问,那下官又要唠叨几句了,还请您老人家莫要见怪才好?”


胡滢也是个好爽之人,闻言哈哈一笑道:“你这滑头,又弄什么鬼,只要你说的有理,你唠叨几句又何妨?”


杨峥道:“有胡大人这一句话,下官放心了,免得有些状元郎又寻着缝儿,变着法儿说我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拖延时间了?”


“你……?”曹状元听得大怒,说了一个“你”,想起先前的羞辱,愣是没继续说下去。


众官儿看得摇了摇头,心道:“这个杨大人太能记仇了,这会儿还不让挖苦他人,亏得我们是他的朋友,这要是敌人可有的头疼的,怪不得江南这么多年安定不下来,一到他的手,便成了富庶之地了?想来那些酷吏怕是受不来这种时时折磨人的言语,一个个羞愧的自杀了吧?”


杨大人好生得意了一把,道:“话说,贞观初年,大唐刚刚安定,备受唐太宗信任的谋臣房玄龄,杜如晦刚刚领了差事,一个做了受封为梁国公。官任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另一个获封蔡国公,累迁尚书仆射,二人都是有才学之人,为大唐的贞观之治添砖加瓦,时值天下初定,朝章国典还很不完备,他与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共掌朝政,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监修国史,又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央官员,那叫一个忙啊,忙得昏天暗地的,让人看着心疼。”


众人听他说了半天,迟迟不入正题,有心想提醒几句,可想起刚才胡滢发了话儿,想说的话儿愣是吞回了肚,任由杨峥在哪里娓娓道来:“说是一日,唐太宗见房玄龄、杜如晦二相昼夜辛劳,不喜反忧,说:“朕听说你处理公务夜以继日。你身为仆射,最重要的职责是广求贤才,但你这么忙,哪有时间来为国选才。以后你只要把握重大的方针、政策可以了,具体事务让别的人去办吧!二人都是聪明人,立即听明白了皇帝的话,这是让他们懂得用人,当晚两人把细事琐务交办属吏,遇有大事才亲自处理,这样以来,朝廷局面反而他二人处理的时候还好,二人越发大胆放手,着手提拔人才,房玄龄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杜如晦识量清举,神彩凝映,德宣内外,声溢庙堂。此二人知人善任,才有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后人评价二人时说,太宗以圣之才,取孤隋,攘群盗,天下已平,用玄龄、如晦辅政。兴大乱之余,纪纲雕弛,而能兴仆植僵,使号令典刑粲然罔不完,虽数百年犹蒙其功,可谓名宰相。然求所以致之之迹,逮不可见,何哉?唐柳芳有言:“帝定祸乱,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谏,而房、杜让其直;英、卫善兵,而房、杜济以。持众美效之君。是后,新进更用事,玄龄身处要地,不吝权,善始以终,此其成令名者。”谅其然乎!如晦虽任事日浅,观玄龄许与及帝所亲款,则谟谋果有大过人者。方君臣明良,志叶议从,相资以成,固千载之遇,萧、曹之勋,不足进焉。虽然,宰相所以代天者也,辅赞弥缝而藏诸用,使斯人由而不知,非明哲曷臻是哉?彼扬己取名,了然使户晓者,盖房、杜之细邪。两人身为明相,开创贞观盛世,靠的可不是两人个人的才华,而是用了整个大堂的人才。唯有人才的兴盛,才能保持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也是我所说的第二件事,发现人才,提拔人才,做到才学之士,为皇,为国家而用,只要做好了这两点做个内阁大臣也不是什么难事?我说的是么杨大哥?”


杨士一笑,虽不想承认,但也不得不说杨峥说到了点子,本朝内阁不是前朝宰相,没那么多的门门道道,无论是权力,还是在政务都不能相,唯一相同的地方,只有两点,决策与提拔人才,这才是内阁要做的,什么翰林不入内阁,那其实不过是人自我身价的抬高,正要入了内阁,只要眼光远一点,能力出众些,决策果断一些,其实都能做首辅,不要说杨峥做过侍郎,做过巡抚,是一个七品县令,当真坐到了自己的这个位置,未必不能干好这个差事,便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起宰相,咱大明的内阁只需做好这两点便够了?”


有了杨士的肯定,众人更不好说什么了,连曹状元也是哼了一声,没有反驳的意思。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