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逍遥江山> 2378章:我劝天公重抖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78章:我劝天公重抖擞(1 / 2)

有了杨士的肯定,众人更不好说什么了,连曹状元也是哼了一声,没有反驳的意思。


杨峥等了半天不见有人说话,略带几分得意的看了一眼曹状元,忽的将身子一转,面对了皇帝,抱拳道:“皇,诸位大人都不说话,那么微臣是否认为诸位大臣同意了微臣刚才所说的话?”


宣宗看了看众人,颔了颔首道:“可以这么说?”


杨峥道:“那好!微臣有几句话儿要说一说了,微臣这些年听陛下的话儿,先去了安南,回来后又去了江南,所到之处,是闹腾的安南平了,接受了大明的一国两制,算是给我大明开疆拓土了,到了江南,苏州的百姓人数从最初的一百五十万,增加到两百万,缴纳钱粮增收近万,与况钟一道,在苏州整顿吏治,核减税粮,废止多项苛捐杂税,为民伸冤,使得百万百姓安居乐业,拖欠多年的赋税在一年之内全部还清了,商业税更是年年增加,到今年已突破两百万两,微臣时时想,我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呢,我没读什么书,没进过科场,也不是进士,更不是名不副实的庶吉士,更别说是翰林院编修了,不懂什么大道理,怎么把人人治理不好的苏州城给治理了呢,还让这座富庶的城池,重新焕发光彩,一跃成为大明除京城外最繁华,最富庶,最热闹,最有银子的地方呢?对于这个问题,微臣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今日我才恍然明白了,我能做到这一步,还是因为我不是什么状元郎,也不是翰林编修,一个科场白丁,自然没有状元,进士吃香,自然没了什么可骄傲的资本,眼光也不会那么高高在,放得下身份,所以百姓喜欢我,那些真正有才的人也喜欢我,我只需将朝廷,将皇的意图吩咐下去,让那些当不了状元,做不了进士的才学之士去做,短短几年的功夫,往日什么状元、进士解决不了难题,到了他们手很好的完成了,苏州能安定,靠的是朝廷下的关心,是微臣与况钟呕心沥血的实干,当然了,还有那些进不了科举场却有真才实学的才学官员鼎力相助,才打造了今日的苏州城,微臣想,为何论能力,论见识我们并不这些状元差,为何他们可以高高在,他们可以入翰林院,可以留在这京城的富庶之地,享受着万人的敬仰,难道是因为他们多诵了几句圣人之言,穷尽二十年写出了一篇狗屁都不是的道德章,他们我们强了,微臣不服啊,微臣对得起君恩与朝廷,下对得起社稷与黎民,如今蒙陛下赏识做了一个三品的侍郎,可正儿八经的三品侍郎,只因为不是状元郎,不是进士,没入翰林院,没做过编修,吃饭的时候,屁股不如状元的香,人多的时候,甚至连一张椅子也捞不着,见了狗屁都不懂的状元、进士,还得舔着脸陪着笑容去巴结,更让微臣不服的是,微臣在安南,在苏州都是将脑袋悬在裤腰带去为朝廷打拼,到头来自己前途还不如这些坐在翰林院里看书读报喝茶的废物来得快,他们一出来是七品编修,给皇帝草拟诏书,混个年后分配,常见的是做太学品正,有的去鸿卢寺,运气好点的可以到礼部班。再不济的翰林编修,混个十来年一般都能混到待郎级别,皇帝如果特别喜欢,那可以做个尚书,再加点能力和运气,能进个内阁,微臣想替天下和微臣一样的人儿,问问皇帝这天下的公平何在,微臣远的不说,说被皇派遣出去的几人,苏州知府况钟书吏出身,没有读太多的书,但是他却很重视修建学校,培养人才。苏州府所属各县的学校大都狭窄阴暗,容纳不了多少生员。在今年年初,况钟自己筹集经费,没有向百姓摊派任何费用,仅用半年时间,重新选址将吴县的儒学重建起来。新建后的儒学规模要原来大得多,共有房间二百三十多间,与苏州治理他博识干练,又任劳任怨,常私访民间,询问疾苦。理欠赋,改税法,屡请减免江南重赋。与周枕反复计算,将苏州一府赋自二百七十七万石减至七十二万余石。其余府按次序减少。从宣德三年到如今,他做苏州知府已有六年,百姓对他的喜爱越来越好,人称况青天,在他之前去苏州地官儿不少吧,多是进士,状元也不是没有,可有几个这个干过。还有那于谦,不过是勉强考了一个进士,不算出彩,可这几年所做之事,奉命巡抚河南、山西。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书。一年书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报,所作所为都是实实在在的正经事,他们起朝廷的状元差么,一点都不差,算微臣,我们一个是科场白丁,一个刀笔小吏,一个是科场的不起眼的士子,所作所为难道真不如这些状元郎么?”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