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逍遥江山> 2684章:天时人事日相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84章:天时人事日相催(1 / 2)

本来,宣宗今年才三十八岁,平日里身子骨也算硬朗,朝廷下只觉得皇帝刚刚选秀,觉得新鲜,加皇的子嗣也不昌盛,所以谁也没在意,可事情的变化出乎大臣们的意料之外了。


先是一年一度的万寿节,因是皇帝的诞生日,所以历代皇帝都十分敬重,唐朝以前,帝王们的生日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节日,因而也没有专门庆祝帝王生日的礼仪。到了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尚书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率武百官表,请以玄宗生日八月五日那天为“千秋节”。此后,唐朝皇帝除德宗外,都有自己的生日名称。如肃宗生日叫“天成地平节”,武宗生日叫“庆阳节”等等。大明更是将皇帝生日称作万寿节,希望皇帝万寿无疆之意,从永乐后大明将万寿节,与“元旦”、“冬至”并称三大节,在这一天,皇帝要御殿接受王公百官的朝贺及贡献的礼物。武百官还要按制穿蟒袍补服。京城的匠人们用彩画,布匹等将主要街道包装得绚丽多姿,到处歌舞升平。各地武百官,设置香案,向京城方向行大礼。宣宗做天子的十年里,对于这个节日最是看重,即便是宣德初年都不曾停止过接受百官与百姓的祝福,可在万寿节的这一天,宫传出宣宗一病不起,难以接受百官与百姓的祝福。


皇帝病重,群臣自是关心了,可皇宫也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入的,当即以三杨为首入宫替代百官对皇的病情进行慰问,好知晓情况,可事情在这儿,当三杨匆匆忙忙赶到皇宫的时候,宣宗“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是行走、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症象。这让三杨放心不少,询问了一番便出了宫告知了百官。


可事情并非如此,后来三杨才知道,宣宗那一日的确是一病不起了,非但病了,而且还挺厉害的,可今日一早好了,这事儿让三杨觉得怪,但也没往心里去,只觉得这是老天爷的保佑大明,所以也没有深究,但很快他们知道事情原来并非那么简单了。


原来宣宗生病的当日,司礼监的太监并没有寻来太医,而是不知从哪里寻来了一个道士给宣宗看病,这臭道士既也没有把脉,也没有查看病情,只是递给了皇一粒仙丹,说是自己多年炼制了,保管皇吃了药到病除。


这事儿不是儿戏,宫的太监自是没人敢答应,可在众太监犹豫不决的时候,恰逢王振路过说了一句不妨一试决断,这王振在宫的地位虽说不金英,但一来识断字被宣宗称作先生,二来是太子的贴身太监,官职不大,但威望却不小,那些不知如何是好的太监便听信了王振的话,将那臭道士的仙丹喂给皇吃了,本没抱什么希望,可不曾想,皇病情竟好了,当日下了床,据敬事房的太监说,皇神采奕奕,还去了一趟郭妃的寝宫恩宠了一番!这事儿越发让三杨觉得怪异了。


如此这般过了几日,三人从一个太监口打探出那臭道士进贡所谓的仙丹,是取处女初潮之经血,谓之“先天红铅”,加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等药物,煮过七次,变成药桨,再加红铅、秋石、人乳、辰砂、松脂等药物炮制而成的丹药而已,这种丹药人吃了的确能让人精力旺盛,但三杨都知道,这种药物实则是一种春药而言,对于这些道士,三杨可是恨之入骨啊,仁宗可算是他们眼里最理想的皇帝,可是这帮道士,弄个什么仙丹,最终让年纪轻轻的仁宗撒手而去,虽说他的儿子也不错,可在感情,三杨还是倾向仁宗,毕竟是一同同甘共苦走过来的,还有相对其他皇帝,仁宗对读书人,对他们这些老臣也是最敬重的,说他们这些内阁大臣,在永乐朝听着好听,说到底只是皇帝一个政务顾问而已,没有任何尊严可言,到了仁宗一朝,这种局面才得以改变,这里面不光是有往日的情分在,还有知遇之恩,所以仁宗的死,三杨是耿耿于怀的,内心深处的那点仇恨自然落在了这帮臭道士的身,如今得知宣宗还供养着道士炼制仙丹,压制多年的愤怒可想而知了,这几天递的奏折差不多有半人高了,可宣宗是置之不理,让三杨也无可奈何。


在今日,廷臣纷纷议论,礼部尚书胡滢、左都御史顾佐、给事李凯纷纷到了内阁,让他这个首辅劝说一下皇,为了江山社稷抱住龙体,给出的理由是太子年幼,外臣老迈,大明需要宣宗,百姓需要宣宗,所以宣宗为了祖宗的江山,为了天下百姓也该远离道士,远离丹药,身子不适请太医等等,身为内阁首辅虽说不管皇这档子事,但事情到了这一步,况且这次群臣言之有理,太子年幼,一旦皇身子骨有何等不适,难免会影响朝局,所以杨士也将这事儿放在了心,并在当日寻了个理由,入了宫。


对于当朝首辅宣宗还是重视的,毕竟是他登基十年,杨士立下功勋不少,这几年减官田租赋、免除粮税、清理冤假积案、裁汰工役、招抚逃民,严惩贪污官吏等建议,使百姓获益,大明能在短短十年步入盛世,他这个首辅功不可没,在人才,更是举荐了于谦、周枕、顾佐、杨峥,许多大事都是他一首策划,自己只是按章办事而已,如今这般年纪,还在为自己的江山劳心劳力,于公于私,宣宗对这个首辅还是十分满意的,所以宣宗在暖阁里见了杨士。


君臣二人平日里这样的场景也有不少,所以谁也没客套,喝了几杯茶汤,吃了几口点心,说了些政务的事情,请宣宗定夺了后,杨士便开始说出了此番入宫的目的。


这事儿本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皇帝吃了几颗道士进贡的仙丹,精神不错,然后寻自己最宠爱的妃子宠幸了一番,这样的事情,不要说是帝王家,是在寻常百姓家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所以宣宗并没有当一回事,可首辅大人这么提出来,事情是一件小事了,宣宗碍于面子没说什么,事后越想越觉得这个首辅不地道,少不了骂几句,那胡本仰仗着进贡仙丹大富大贵,冷不丁的听说首辅说了自己的坏话,哪里忍得住,趁着进贡仙丹的时候,没少说首辅大人的坏话,连早前杨士儿子的那点丑事也被翻了出来,这是杨士的短板,再次面对皇帝的时候,底气自然不如先前了,这下胡算是抓住了把柄,越发说起了杨士的坏话了,起先宣宗还不觉得,可经不住人家多次在耳旁说,久而久之也觉得杨大人有些问题了,私底下认为杨首辅这是想借他这个皇帝传扬自己的名声,好生讨厌得很。有了这个心思,再看杨士越发不顺眼了,总想着寻点麻烦给他瞧瞧,好让他知道,这大明的江山谁说的话才算话。


但杨士为人谨慎,且多年来处理政务井井有条,除了他儿子那件把柄之外,人品、道德,政务还真没什么毛病,一时竟寻不得,也不知是老天爷心疼他,还是有意给杨士一个教训,这个机会还来了。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