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逍遥江山> 2707章:百年大小荣枯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707章:百年大小荣枯事(2 / 2)

曹吉祥一愣,双眼盯着王振,以他对王振的了解,这事儿一定还有下。


他猜测得没错,王振沉吟了片刻后,道:“你觉得这司礼监非咱家莫属是吧?”


曹吉祥用力地点了点头道:“何止是卑职,整个皇宫大内怕都是这么认为的,是金英那老匹夫骨子里怕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嘴不说罢了。”


王振颔了颔首道:“你能这么想,外面的那些大臣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太祖爷定下太监不可干政的规矩可还在,这几年虽说皇有意抬高咱们的地位,也参与了一些政务,可做的是什么,出使、专征、分镇等,好一点的帮着皇掌管皇店,干的也都是遭人唾骂的事情,你看看这几年外面的奏折说的是什么,凭借权势﹐随意拦截商贾﹐横征暴敛﹐敲诈勒索,担任岁办、采办的督造的太监,对业主们百般刁难。如江西景德镇的陶瓷户、苏州的织户,都因为宦官的勒索而无利可图,进而关门歇业,这还不算,他们还利用增税、滥税的方式大肆搜括银两,在沿江、沿河、道路桥梁处都设置了重重关卡收税,而且多多益善。多如牛毛的税收使商家已无利可图,商家纷纷停产,经济几乎陷入停滞,这样胡来,非但是外面的那些官,百姓,是咱们的皇帝也都放着我们?皇登基十年了,咱们书是读了,可政务并无多大的改变,你可知这是为何?”


“哼,还能为什么,无非是外面的那帮官胡说八道,抓住太祖规矩不放罢了。”曹吉祥恶狠狠的道。


却不想王振摇了摇头道:“并非如此,外面的那些官儿所言有夸张的成分,但大多是有事实根据的,说年初御史韩舞奏的奏折说被朝廷派遣到地方的太监,与地方地痞无赖相勾结,在地方欺压官民、掠夺富户、为非作歹。并把掠夺的巨额税额私自截留,饱私囊,惹得天怒人怨,这事儿咱家询问过,这些该死的正儿八经的做过,你说这样一帮无用的东西,皇又岂会放心让我们干预政务,外面的那些官又岂会答应,咱们是读了圣贤书,听从了圣人的教诲,可我们不知用圣人的道理,你看那些读书人我们高明多了,坏事没少做,话儿没少说,可人家却知道哪儿该收,哪儿该放,哪儿得用圣人的道理,哪儿该不讲理,明明人人都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可是这个伪字,宫里的这些太监做不到了,这才是我们一直都参与不了政务的原由了,起外面的那些官儿,我们的根基太浅,威望太低,学识手段都不如他们,你那什么去与他们争?”


曹吉祥听得似懂非懂,可隐隐觉得王振的这一番话大有道理。


“那这件事来说吧,咱家也是逼不得已学了昔日秦国大将军王翦和前朝名将韩世忠的策略,想当年秦始皇派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出征时秦始皇亲自到灞送行。临行前,王翦请求始皇赏赐给他大批田宅。秦始皇说:“将军即将率大军出征,为什么还担心生活的贫穷呢”王翦说:“臣身为大王的将军,立下汗马功劳,却始终不能封侯,所以趁大王委派臣重任时,请大王赏赐田宅,作为子孙日后生活的依靠。”秦始皇听了不由放声大笑。王翦率军抵达关口后,又曾五次遣使者向始皇请求封赏。有人劝王翦说:“将军要求封赏的举动,似乎有些太过分了。”王翦说:“你错了。大王疑心病重,用人不专,现在他将秦国所有的兵力委交给我,我如果不用为子孙求日后生活保障为借口,向大王请赐田宅,难道要大王坐在宫对我生疑吗前朝韩世忠也是这个路子,韩王赵普因为强行购买百姓宅第,行贿敛财,遭御史丞雷德骧弹劾。韩世忠罢官后,拒绝访客门,且绝口不谈兵事,时常骑着一匹驴,带着一壶好酒,领着一两个童子,在西湖饮酒自娱。有人曾批评他在新淦县购置官田,宋高宗听说这事后却非常高兴,并且颁赐匾额,赐名韩的田庄为“旌忠”。其实他们两人不论购民宅或买官田,都只是为消除君主对自己的疑虑罢了。唉,当君主不能与大臣们肝胆相照、推心置腹时,常使有功的大臣不惜污损自己的名誉而求自保。三代时君臣水乳交融的情感早已不复,然而演变到现在,大臣不论有功无功,却都一个个拼命购买田宅,他们所持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陈平在吕氏对自己有疑虑时,整日醉酒调戏妇人;而唐朝的裴度在宦官气焰正盛时,也曾隐居乡间喝酒作诗,不过问朝廷之事。这些都是古人明哲保身的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消除他人对自己的疑虑。司礼监秉笔太监这个烫手的山芋,盯着的人不光是咱们这些皇宫大内的太监,是外面的那些官儿哪一个不是盯老虎一样盯着,无论是我们还是外面的官儿都明白,谁坐了这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置,一旦皇将朱批的告示昭告天下,那么意味着什么?你可明白?”


曹吉祥眯着双眼想了想,惊喜道:“奴婢明白了,一旦秉笔太监当真有了朱批的权利,那么也是拥有了参与朝廷大事的权利,内阁通过用小票墨书”,把批阅建议写在纸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以进呈,而司礼监窃取了朱批权后,这些奏章便到了司礼监,因司礼监秉笔太监有朱批的权利,那么这样一来,司礼监也相当于内阁了,可以左右朝廷大事?权势不亚于内阁首辅了!”


王振点了点头道:“你还算看得明白,我朝自太祖爷时,太监不得读书,难以识断字,这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咱们不识字,不明大义,难以进入权势的心,所以洪武一朝,我们太监、建一朝我们太监被读书人挡在了权势之外,当今圣设置内学堂,准许我们识断字,渐通墨,凡每日奏章书,除皇帝亲批数本外,皆由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太监分批。批红须遵内阁票拟字样,只是字迹有偶误者,方得改正。世人都说这是皇偏信太监,是误人误国之举,这无疑是浅薄的见识了,自太祖爷、永乐爷一朝被压制的人在仁宗一朝开始抬头,内阁的出现,权势的加大使得官集团已有当年胡惟庸的影子,到了本朝这种势头越发明显,天下人以读书做官为主要途径,今日的内阁首辅早已是一呼百应的局面了,与昔日的胡惟庸不相多让,当今圣既没有当年太祖爷杀伐果断的手段,也没有永乐爷英明果敢,是起仁宗皇也少了几分老辣,难免有应付不了这帮老臣的时候,所以皇不得不加以防范,将原先一分二的局面,改为一分为三,这天下皇占一份,天下读书人算一份。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