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道:“其一为当今兵部尚书杨峥杨大人,其二为英国公张辅?杨大人功勋卓绝,满朝武无人不敬佩,单论威望,连当朝首辅及不他,其次他是兵部尚书,掌管大明兵马权势,兵工厂可是独立的存在,除了皇的命令外,唯有杨大人能调动一二,算是大明最有权势的兵部尚书,由他辅佐太子,顺利登基的事情,至少有一半把握,至于英国公不用奴婢多说了,娘娘也能知道,永乐二十年至永乐二十二年间,参与明成祖爷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北征。洪熙元年,改掌军都督府事务,进太师。次年,随从宣宗平定朱高煦叛乱,威望之高,功勋之卓绝满朝武百官,除了杨大人无论能,如今他是不理政务,可娘娘也知道,他历事四朝,连姻帝室,与“三杨”等同心辅政多年,足以影响朝局了,在今日一早,奴婢听说皇派人去了一趟英国公府,加号英国公翊连佐理功臣,着令掌经筵、监修实录其地位不言而喻了,太后纵然一心想要立襄王,立二皇子也得顾忌群臣的反应,内阁三位老狐狸虽有权势威望,但三人都是老狐狸,在太后的威严下,难免会左右摇摆,把握不定,咱们难以将希望寄托在这几个老狐狸的身,而杨大人与英国公不同了,这两人一个是兵部尚书掌握兵马大权,一个是皇亲国戚,当今威望最好,说话最好用的皇亲国戚,有这两人帮着太子说话,太后也不敢说什么。所以咱们得趁早拉拢两位大人才好。”
王振的这一番分析合情合理,太后纵然跋扈,但手里没有兵马,也不敢胡来,况且英国公位高权重且是三朝老臣,太后或多或少有些顾忌。可以说拉拢了杨峥与英国公太子登基一事万无一失了,可问题是这两人一个是当今最有才情的兵部尚书,一个是最有权势的皇亲国戚,想要拉拢他们谈何用意,不要说她这个皇后本没多群臣支持,算诸臣子认可了这事儿也难办,本朝太祖早立下了后宫与宦官不得干政的训示,似杨峥、英国公这样位高权重的官儿她又如何能拉拢,况且是在皇病重的时候,一旦被外臣所知,等待她的必是万劫不复。
“先生的提议固然是好,可本宫怕是要让先生失望了。这宫的规矩如何先生本宫更清楚,如今的局面本宫拉拢大臣多有不便,一旦被人察觉岂不是被人抓了把柄么?”孙皇后一脸的担心。
王振似对这早有顾虑,听了这话儿倒也没表现如何的失望,反而是一副理解的意思,点了点头道:“娘娘说的是,娘娘为后宫之主,单说这宫的规矩不少,是没有,这个节骨眼也不好会见朝臣,奴婢岂能连这个都不知么”
孙皇后看了一眼王振,对于这个太监她是从心里的感到敬佩,除了不是一个男人外,学识、谋略、手段哪一样都不输给外面的朝臣,甚至有些看法见识较之外面的那些读书人还要高明几分,难得是他还忠心耿耿,也许这忠心里面带着几分功利心,可天下的人那个不是带着功利性,说那些读书人千里做官那个不是为了才为了功名,连那些君子不是为了博得名望而频频彰显自己的操守么,他一个太监,既不是读书人也不是德高望重的君子,凭什么不能有私心呢?在这宫怕的不是有私心,而是野心,很显然眼前的这个太监还没有野心。
想到了这儿,孙皇后对眼前的这个太监充满了感激,再问的时候声音也变得温和了几分:“先生有什么好主意?”
王振想了想道:“这事儿说难也不难,既然娘娘出宫多有不便,可这事儿又是太子登基的关键,奴婢以为非亲走一趟不可,所以奴婢想不如让奴婢代替娘娘走一趟去见见这两位大人,杨大人是太子的老师,平日里对太子也颇为照顾,奴婢与他也还有几分交情在,去一趟杨府说明娘娘的来意想来不会拒绝,到是英国公哪儿奴婢与他没什么交集,怕是未必会答应?”
孙皇后想了想道:“无妨,英国公历事四朝,连姻帝室,但仍小心谨慎,可见为人如何了,当初圣定太子之时,他出力颇多,断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做出不利于太子的事情来,所以这事儿成败与否,落在了杨大人的身了,这事儿看先生了。”
“娘娘说哪里话,奴婢是看着太子长大,如今这节骨眼,能出一份力气绝不会留半分,杨大人的事情交给了奴婢,奴绝不会让娘娘与太子失望?“王振急忙表了态度。
孙皇后嗯了声,道:“有先生这一番话,本宫放心了,这事儿宜早不宜迟,先生不要在本宫这儿磨蹭了,早些去吧,这会儿皇怕也把事儿说完了。”
王振颔了颔首转身便去了。
孙皇后猜得没错,宣宗的确说完了话儿,诸臣子本看皇如此模样,隐隐约约猜到宣宗要对信任的臣子说些嘱托的话儿,大凡皇帝临终前差不多都是这个模式,所以群臣也暗暗在心里做了一番说辞,甚至有些官儿打算如何来一场忠心耿耿的表现,反正都这时候了,表忠心绝不会有错,连杨大人也暗暗揣摩着待会儿见了宣宗,如何说些让他放心的话,自己如何尽心尽力辅佐他的儿子,为此他还趁着旁人没留意,拉着杨士询问了一番。
这老头倒也没藏私,伏在杨峥耳旁一阵嘀咕,皇临终所言该如何表示,态度该如何谦虚才更能表现自己对老皇帝念念不舍的神情,总之一句话,那是尽量让自己的神情看起来更加的念念不舍,引起老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好给老皇帝临终时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样也算是有始有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