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朗叹了声,颇有几分惋惜的味道,轻声说道:“公公这是自绝生路啊,贫道以为做人做到了公公这份上该是什么都见识了,这名利二字其实就是一场浮云,你不把塔当一回事也就什么也不是了,这人匆匆数十载,何必为名利二字所累呢?世人常说,荣名厚利,世所同竞,而昔贤谓:“求之既不可得,却之亦不可免。”此“却之不可免”一语最极玄妙,处世者当深信熟玩。盖求不可得,人或知之;却不可免,谁知之者?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求为?又求之未得,不胜其愠;及其得之,不胜其喜。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喜为?又己得则喜,他人得则忌。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忌为?庶几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味萧然矣!故知此语玄妙。往日贫道不明白这个道理,时至今日方才明白,名利看着是什么都有,到头来其实就是一场南柯梦罢了,既是梦,咱们又何必较真呢?早些放手岂不是更好?”
王振哈哈一笑,道:“若是早二十年咱家碰上了先生,或许会认为这是对的,可毕竟是迟了二十年,这二十年来咱家如先生所言,该见识的都见识了,可唯独这名利二字却痴迷的很,咱家思来想去一直不明白,直到今日听了先生的一番话才算是明白,这名利二字与君子而言也许算不了什么,可与小人而言,他就是他存活这世上唯一的法宝,所以才有礼义成君子,君子未必须礼义,名利治小人,小人不可无名利。咱家没那么高尚的品德故而做不了君子,能做的不过是一个小人而已,是小人就不该没有名利二字。”
王振的一席话说来,徐朗想再说点什么,可看王振的样子,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但有一点他看得很清楚,王振算是铁了心要做一件旷古烁今的大事。这个消息很重要,无论如何必须送到杨峥的手上,否则多年的准备毁于一旦不说,大好的江山怕是要再起风云了。
想到那些无辜的百姓,徐朗的心头不由的沉重了几分。
第二天天刚放亮,徐朗就出了一趟王府,以他今时今日的身份,自然不敢明目张胆的去杨府,好在传递消息这一点上,杨峥早有安排,徐朗只往棋盘胡同走了一趟,去了一趟彭家绸缎庄寻着当家的掌柜要了几件绸缎,这消息也就送了出去。
得到消息的掌柜是个明白人,知道这消息的重要不亚于火场救人,哪还敢怠慢,当即便让人准备了快马赶往杨家府邸,亏得杨峥平日里上朝喜欢卡着点去的,否则还真扑了一个空,杨峥将掌柜的让进屋,耐着性子听掌柜操着一口正儿八经的蜀
地话说了个大概,算是明白了怎么一回事,得知王振是铁了心要走死路,一颗心算是定了下来,但很快又紧张起来,与王振斗了这么多年,要说这朝廷之上有比他更了解王振的人,几乎没有,这就说王振此举是铁了心,既是铁了心,这事儿少说也有五成的把握,否则以王振的性子没道理将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切都推进去,如此一来,攻陷紫禁城是志在必得了,该如何应对,反而是成了眼下的头等大事,经过反复思量,觉得这事儿得先下手才好,唯有将王振谋反的罪证大白天下方可成就此事,到那时,百官应和,皇上就算再宠信王振,也不会对此事无动于衷,出于江山社稷安全的考虑,皇上也会先将王振抓了起来,那么再将手中的这些罪证全部丢出去,引起舆论大波,纵然王振有一百张嘴巴也说不清楚,而这既能免于朝堂陷入一场战乱,也是最佳除掉王振的法子。
这么想了一会儿将计谋又细细斟酌了一番后,先后派出两拨人马,一拨去了六部各大尚书府邸,无论用什么法子都必须将六部尚书拦截在宫门外,将自己的消息送至每一位大人的口中,尤其是兵部,作为这次谋划大局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所在,京城的每一拨人马都必须清楚,具体到任何一个人都要了如指掌,再者按照高航搜集的武将名单,京城的每一道城门都必须进行更换,无论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都必须在早朝开始之前进行更换,这些人必须得是信得过的人,除了这些之外,另一拨人则赶往督察院、翰林院,以及遍及京城每一个科道言官,将今日早朝的主题一并告知,至于如何行动,则等他上了早朝再做打算。
这么一番安排后,杨峥才整理了官服,抬头看了看天色,自言自语的道:“今天是个好天气,适合除奸。”
王家小院里,一夜没睡的王振披着一件白色的长衫斜躺在一张太师椅上,手里捏着一顶六合“小帽”。这等小帽是用六片罗帛拼成,多用于市民百姓,相传为明太祖所制。倡导一统山河,故取六和一统、天下归一之意。在本朝十分流行,只因这帽子平顶大多是硬胎,内衬棉花。尖顶大多是软胎,不戴时可折之藏入衣袋。帽上“结子”,都用红色丝线编结,有丧用黑或白色。结子大小,随时而变。一度崇尚樱桃般小结,转而流行大结。加上价钱上也不贵,寻常百姓家也能代上一顶,故而能流传至今,以王振今时今日的身份,无论是自家的府上,还是皇宫大内都用不着戴上这等寻常的小帽,,但要出城就自当别论了,太过精致的帽子太过显眼容易被人认出来,反而是这种简易而平民化的小帽不容引起旁人的注意,唯有如此,他才秘密的办好一件事关自己前途的大事。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