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的变化,却不会改变段祺瑞的政治主张。</p>
对他来说,有些东西变了,等于没变,但是有些东西变了,等于他这个人的存在感都没有了,怎么能变?</p>
段祺瑞笑过之后,并没有发现王学谦有任何的变化,既没有吃惊,诧异的茫然;也没有故意躲闪的眼神;显然对方并不是那种容易动摇内心想法的人。可为什么,王学谦给他的感觉,是一个处处透着小聪明,喜欢用计谋的人?</p>
并不是计谋不好,徐树铮就是一个好用计谋的人。</p>
但是却被段祺瑞视为左膀右臂,言听计从有些过了,但至少徐树铮在他面前的建议,他都会认真对待。</p>
可是王学谦,从段祺瑞第一次听到这么一个人的时候,就感觉,这个人骨子里应该是一个商人。更贴切的说,应该是一个投机商人。如果不是那种甘愿冒大风险的投机商,是绝对不会想到在他下台之前,谋划一份天大的生意。</p>
之后的一切,不用段祺瑞说,就是段宏业也能说个不离十。</p>
王学谦正是在段祺瑞还没有失势的时候,拿下了沪甬杭铁路的经营权和所有权,为此他付出了差不多五百多万的一笔巨款。但是对于一条铁路来说,只能说是一笔小钱。</p>
可王学谦随后的几次运作,让段祺瑞颇为看不透。</p>
和美国人的关系超过一个国家和商人的关系,甚至有人揣度,王学谦是美国在华的利益代言人,也不为过。可王学谦要是真的是美国在华的代言人,那么绝对不会去招惹英国人。这一点,也是段祺瑞否定了王学谦的身份的原因,可接下来的问题是,王学谦到底图谋什么?</p>
等到王学谦开始组建jūn_duì ,并在浙南,大败一省督军李厚基,这才让他警觉,这个年轻人图谋甚大。</p>
站在段祺瑞的立场上,一个年轻人,一个政客,有野心也不算是坏事。</p>
但是缺乏自己的政治立场,这是绝对要不得的。</p>
说起来,这次段祺瑞让儿子安排和王学谦见面,更多的并不是来认识这么一个年轻人。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这辈子见到的还少吗?当年的蔡锷、蒋方震、蒋尊簋……哪一个不是才华横溢之辈?但是时隔多年之后,蔡锷病死,蒋方震甚至混的很多军政要员都不愿意间</p>
。</p>
,更多章节请到网址: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