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1084-1155),宋代人氏,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p>
李清照诞生於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2004年,徐北教授经过考证,撰称:李清照籍贯应该是齐州历下人,即今济南市历城区人,但是其一生并未在济南定居过)。</p>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当时极有名气的作家,深受当时坛宗匠苏轼所赏识,常以章相往来。</p>
母亲王氏系出名门,高祖王景图、曾祖王赞,都荣登进士,祖父王准受封为汉国公,父亲王珪在宋神宗熙宁时为中书省平章事,元丰时为尚书左仆射,都是执掌国家枢要的丞相,受封为歧国公。善学《宋史、李格非传》误称李清照母亲王氏为懿恪公王拱辰孙女。</p>
1101年李清照18岁,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诸城赵明诚结婚。赵是金石家。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渔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话不予群花比」。</p>
1107年移居青州。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金石录后序》:「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p>
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行至镇江时,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逃去。建炎二年(1128年)春,始抵江宁府。</p>
南渡后,词人的生活困顿。1129年丈夫於农历八月十八日卒於建康,李清照为祭之:「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谢汲:《四六谈麈》卷一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绍兴),在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p>
当年与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饱受打击。其写作转为对现实的忧患,因此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暮年飘零后,感情基调转为凄怆沉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p>
张端义《贵耳集》:「南渡以来,(李清照)常怀念京、洛旧事。晚年赋《永遇乐》词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p>
李清照晚景颇为凄凉,朱彧《萍洲可谈》说她:「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啬其遇。惜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亦载:「然无检操,晚节流落江湖间以卒。」</p>
《宋史、艺志》中说她有《易安居士集》七卷、《易安词》八卷,但已经遗失。现有《漱玉词》辑,现存约五十首左右。</p>
李清照前后期作品风格大异。宋室南渡之前。李清照生活美满,作品热情活泼。明快天真,多写少女生活的无忧无虑,以及婚后的离别相思,充分表现女性闺阁的感情。</p>
宋室南渡之后,丈夫病死,又逢国家破亡,都一一映入词作之中,李清照多写颠沛流离之苦,孤独无依之悲,缠绵凄苦,而入於深沉的伤感。</p>
李清照前期词风婉约,委婉含蓄。后期因历经国破家亡、丧夫等之痛,词风转为孤寂凄苦。</p>
作词特点为音律和谐,善於白描,刻画细腻,形象生动,比喻贴切,用典妥贴,善用迭字、迭句和对句,喜以浅白之字和寻常之语入词,浅近自然。</p>
李清照对诗词的分界看的很严格,她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主张词必须尚雅,协音律,铺叙,典重,故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