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侠守护者之一魔侠─白居易</p>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另有广大教化主的称号。祖籍山西太原,一说龟兹王族后裔。</p>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下吉镇),生於河南新郑,唐代学家,章精切,特别擅长写诗,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p>
作品平易近人,乃至於有「老嫗能解」的说法。</p>
白居易早年积极从事政治改革,关怀民生,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须取材於现实事件,反映时代的状况,所谓「章合為时而著,歌诗合為事而作」,是继杜甫之后实际派学的重要领袖人物之一。</p>
他晚年虽仍不改关怀民生之心,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而多时放意诗酒,作《醉吟先生传》以自况。</p>
白居易与元稹齐名,号「元白」,两人是学革新运动的伙伴。晚年白居易又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為「白刘」。</p>
白居易的作品,在作者在世时就已广為流传於社会各地各阶层,乃至外国,如新罗、日等地,產生很大的影响。重要的诗歌有《长恨歌》、《琵琶行并序》、《秦中吟》、《新乐府》等,重要的章有《与元九书》等。</p>
白居易,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它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p>
白居易(唐代宗大历七年)生於河南新郑,后因战乱等因素,迁徙於越中、衢州、符离、襄阳、洛阳、长安等地。</p>
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和百姓疾苦有较多接触和了解。787年,白居易至长安,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p>
顾况见到白居易的姓名时,曾调侃地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及至看到他的诗篇,才感嘆道:「道得箇语,居即易矣。」</p>
799年,白居易开始投入科考。800年进士及第,随后回家乡探望亲戚。802年试拔翠科及第。与同时及第的元稹订交,成為终身的好友。803年授秘书省校书郎,定居於长安。</p>
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百道判》</p>
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周至县)尉。</p>
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p>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為自己受到喜好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於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p>
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絳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於朕,朕实难奈。」李絳认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諫宪宗广开言路。</p>
作品:《策林》、《长恨歌》、《秦中吟》、《新乐府》、《自吟拙什因有所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