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婚后不到两年,竇娥丈夫去世;竇娥与蔡婆相依為命。蔡婆向赛卢医讨债,不成功之餘反而更差点被勒死,恰好获张驴儿两父子所救。
不料张驴儿是个流氓,趁机搬进蔡家后,威迫婆媳与他们父子成亲,竇娥严辞拒绝。
第二折─蔡婆想吃羊肚汤,张驴儿想藉毒死竇娥婆婆而霸佔竇娥(张驴儿以告发企图勒死蔡婆之事威胁,向赛卢医讨来毒药),不料反而被父亲误吃、毒死了父亲。
张驴儿於是诬告竇娥杀人之罪。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竇娥不忍心婆婆连同受罪,便含冤招认毒死公公,被判斩刑。
第三折─竇娥被押赴刑场。临刑前,竇娥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死后将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三尺掩其尸、楚州大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
第四折─三年后,竇娥的冤hun向已经担任廉访使的父亲控诉;案情重审,将赛卢医发配充军、昏官桃杌革职永不敍用,张驴儿斩首,竇娥冤情得以昭彰。
最后竇娥的冤hun希望父亲竇天章能够将亲家蔡婆婆接到住所,代替竇娥尽孝道,竇父应允,全剧结束。
经典名句: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為四大家。」在此以前,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说:「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新製作。」
但是,周德清虽以四人并称,却并未命以「四大家」之名。在排名上,元代鐘嗣成的《录鬼簿》把关汉卿列為杂剧作家之首。
近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中说:「元代曲家,自明以来,称关、马、郑、白,然以其年代及造诣论之,寧称关、白、马、郑為妥也。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sè,故当為元人第一。」
另外,明初贾仲明為马致远作的弔词中又有「共庾、白、关老齐眉」的说法,庾是指庾吉甫。这些说法表明,元曲四大家的概念是逐渐形成的。
至於今ri习见之「关马郑白」简称,其排名关為第一大抵无议,但马郑白之排行则歷来诸多争议。
据来自台湾东吴大学之校园传说,「关马郑白」之排行实无高低优劣之意义,纯為依「平上去入」排序耳。关汉卿代表作《竇娥冤》,白朴代表作《梧桐雨》,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hun》。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天净沙又名《塞上秋》。
枯籐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其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故有“马神仙”之称。
曲词豪放洒脱,散曲成就尤為世人推崇。现存小令百多首,套数二十三套。其中套数《秋思》被誉為“万中无一”。
越调:元曲宫调之一。天净沙:曲牌的名字,相当於宋词中的词牌。秋思:这首曲的题目。
这首“天净沙﹒秋思”被称為“秋思之祖”,是元曲中最广為传诵和称道的作品。昏鸦:黄昏时候的乌鸦。
时已深秋。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骑著一匹瘦马,在那萧瑟的秋风裡,走在一条荒凉的古道上。
缠绕著枯籐的老树上,已经有黄昏时栖息的乌鸦。一条溪水从小桥下流过,桥对面便有居住的人家。
夕阳渐渐西沉,天快黑了,风更凉了。游子却还要骑著疲惫的瘦马,一颠一簸地漂泊天涯。此情此景,怎不叫他愁肠万断啊!
游子思乡是自古以来诗人笔下一个永恆的主题。但此曲中之游子,到底要向何处去?游子断肠,但未明言思家。这是此曲与其它游子思乡名作的区别!
其实,世人思家,是灵hun深处寻觅生命本源的冲动在人这一层次的反应。
作者喜欢写神仙道化作品,它们正好描述了人们寻觅生命本源的具体过程,而作者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生命本源的追寻者。
作者是在通过极其巧妙的形象思维,表现自己对生命本源不辞千辛万苦的不懈追求。
作者有“马神仙”的称号。料想他不虚此名,在去官归隐之后,终於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家,再也用不著在自己的生命回归路程中骑著瘦马、漂泊天涯!
徐再思曾作《天净沙─渔父》一曲,曲曰:忘情雨笠烟蓑,知心牧唱樵歌。明月清风共我,閒人三个,从他今古消磨。
汤武也作过数首同曲名的调子,其《天净沙─閒居杂兴》曰:近山近水人家,带烟带雨桑麻,当役当差县衙。一梨两耙,自耕自种生涯。rs!。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