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兰斯陷入了思绪之中,迟迟没有翻阅场刊,珀西终于再也忍不住,直接就脱口而出,“我们的电影获得了三点五分的好评!目前仅仅落后于‘光耀美国’的三点六分!”眉宇之间的喜悦和雀跃毫无遮掩,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内心的狂热。
圣丹斯电影节的评分系统是满分四分制,一般能够超过三分都可以称得上是受到了影评人一致肯定的作品。
兰斯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珀西那无比兴奋的眉眼,他嘴角的笑容刹那间也绽放了开来,“我们成功了。”简单到了极致的话语,却隐藏了太多太多的错杂情绪,以至于兰斯的大脑陷入了一秒的空白。
在这一秒的时间里,他不需要思考和西洋镜影业的对决,不需要思考瑞恩和乔治的背叛,不需要思考混沌影业目前的弱小和艰辛,不需要思考“上帝之城”未来的发行问题,不需要思考接下来的阻碍和发展。
他只是单纯地开心,单纯地因为自己的导演处女作、编剧处女作获得了认可而开心——来自观众和来自影评人的认可,单纯地因为自己花费了无数心血之作出来的作品受到了赞誉而开心,单纯地因为自己作为一位艺术创作者赢得了掌声而开心。
这一份开心,如此简单,如此纯粹,如此美好。
翻开场刊,没有花费任何功夫就看到了“上帝之城”的评论,这显然是今天场刊的重头戏,占据了整整两个版面。左侧是“上帝之城”的黑色标题,就在标题的右边,那硕大的红色字体“3.5/4”一下就吸引了视线,这意味着在满分四分的评分系统里,十几家媒体进行评分之后,“上帝之城”拿到了三点五分的平均分——正如珀西所说。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兰斯几乎是以横空出世的姿态登上了圣丹斯的舞台!
左侧是圣丹斯电影节的官方影评,“如诗如歌的现代史诗,悲伤绝望的唯美散文,壮烈恢弘的复古油画”的标题硕大而显眼,再加上副标题“一首来自兰斯洛特-施特雷洛的桑巴狂想曲”,右下角可以看到圣丹斯的官方评分,“4/4”。
他们居然给出了不可思议的满分!
“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改编成功的故事,但是初出茅庐的兰斯洛特-施特雷洛却完美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写实而凌厉的拍摄手法,镜头快速的切换犹如一把反复磨砺的匕首闪耀出夺目的寒光。利落、干脆、直接、果断地表现每一个细节和整体,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真实的场面让人身临其境,却又点到为止,留下无止境的思考空间,将这个真实到残酷、残酷到可怕、可怕到可笑、可笑到荒谬的上帝之城,带到了我们的面前。
难以想象这仅仅是身为导演兼编剧的兰斯洛特的首部作品,干脆利落的纪实手法与戏剧嘲讽的演义方式结合在一起,将娱乐效果与艺术反思完美地融合,成熟老道的处理方式、恰到好处的探讨挖掘、风格鲜明的镜头画面……兰斯洛特向我们展示了一名天才的全部。
这是一部十分特别的电影,其中任何一个人物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拍成一部不错的电影,但兰斯洛特却跳出了好莱坞那种以小见大的套路,放弃了以个体的人性来感动观众的模式,他给观众展示的是一个垮掉的拉美贫民窟浮世绘,每个人都生活在无常和无序之中,每个人的故事都是整个故事的有机组成,巧妙而有趣地衔接在一起。
但是,我们看到的成品却没有因为整体的展示而让个体的个性消失,天生浪漫的班尼,追求平凡的帅奈德,权利意志强烈的小霸王,天生胆小却意志坚定的阿炮……一个个角色鲜活而生动地出现在眼前,上演着属于他们的故事。
‘上帝之城’,这是一片被上帝眷顾的城市,还是一片被上帝遗弃的城市,亦或者是一片被上帝遗忘的城市。这是兰斯洛特留给我们的思考。”
可以想象得到,圣丹斯电影节的官方场刊几乎用尽了所有赞美之词,为“上帝之城”送上了赞誉,他们认为这部电影是今年圣丹斯开幕以来最出色的作品,比“光耀美国”更加出色,所以他们给出了目前官方唯一的满分评价,清晰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而秉持这一想法的,显然不仅仅是圣丹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