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时隔三十多年上映的续集作品,描述了一个崩坏的废土末日世界,无尽沙漠之中每个人都为了生存而展开了残酷的斗争。电影气势磅礴的画面、邪气凛然的气质、狂野肆意的动作、细腻准确的角色,真正地将“狂暴”一词诠释得淋漓尽致,视觉效果和肾上腺素堪称丧心病狂,邪典气质蓬爆,让人热血沸腾,那种纯粹而真实的极致观影体验,毫不夸张地说完爆“阿凡达”、“地心引力”、“复仇者联盟”等以视效引发轰动的作品。
客观而言,乔治-米勒为了达到极致的视觉效果,牺牲了大量的台词空间,完全用视觉效果来营造出震撼,继而引发思想的回潮,有失必有得,剧本的薄弱最终换来了影史上最为独特也最为汹涌的一次观影体验。
但,即使如此,剧本在有限空间之内还是完成了角色的有效刻画,并且对女权、末日等话题进行了深度挖掘,人性的拷问和自由的角逐蜻蜓点水,却足以成为点睛之笔,绝对称得上是“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事实上,兰斯的观点和影评人们不谋而合,这部作品的媒体综评高达九十分,远远超过了“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的八十二分、“复仇者联盟”的六十二分、“阿凡达”的八十三分、“火星救援”的八十分。在进入新千年之后的商业电影中,仅次于“地心引力”的九十六分。即使是烂番茄上的新鲜度也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七的高度!
毫不夸张地说,“疯狂的麦克斯4”真正地赢得了影评人的放心,彻底引爆口碑。
可惜的是,这部邪典电影的黑色朋克风格没有能够赢得观众的芳心,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来说,另类文化的市场基础还是太过薄弱,即使引发了小部分忠实粉丝的狂热——爆米花指数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七、imdb的影迷评分也达到了八点一分,但终究无法像“星球大战7”那样,大范围地赢得大众认可。
电影最终在口碑大爆特爆的情况下,北美首映票房只有四千五百万而已,令人失望,最终累积票房也不过一亿五千三百万,险之又险地迈过了一亿五千万的投资成本门槛。显然,这个成绩是无法令人满意的。即使在全球范围内,电影票房也受制于r级分级的重口味,叠加海外两亿两千万的票房之后,落脚于三亿七千八百万。
在统计结束之后,“疯狂的麦克斯4”导致了华纳兄弟亏损超过八千万美元。
从这个角度来说,六大电影公司始终犹犹豫豫地裹足不前,这是情有可原的,富兰克林的担忧也是正确的。华纳兄弟磨磨蹭蹭了超过六年时间,终于决定在2012年投入拍摄,但还是迎来了亏本的结局。
不过,幸运的是,“疯狂的麦克斯4”口碑迎来了爆炸性的反应,电影下线之后,在蓝光租赁和贩卖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喜爱,华纳兄弟不仅可以减少损失,而且在影评人们的疯狂赞誉之下,大笔一挥,为电影的续集开启了绿灯。
如果按照兰斯此前的要求,“疯狂的麦克斯4”根本无法进入视野范围之内,还不如选择“宿醉”来得靠谱一些。但兰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把目标锁定了这部反类型作品。
原因很简单,这部作品是真正的气势恢宏、声势浩大,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思想挖掘,都堪称一部经典佳作。在2009年,“阿凡达”横空出世,席卷了北美七亿六千万、全球二十七亿的惊人票房,而且还在奥斯卡上赢得了九项提名,可谓是风光无限。但相较而言,兰斯还是更加喜欢“疯狂的麦克斯4”这部作品。
当然,从商业角度来说,“阿凡达”无疑是成功的,相对简单的剧本辅佐恰到好处的视觉特效,让观看电影真正变成一种享受,而且故事主线也比较贴近大众,符合更多人的审美,这一点是“疯狂的麦克斯4”所无法企及的。但是从商业、从艺术、从挑战、从探索角度来说,“疯狂的麦克斯4”却有着“阿凡达”所无法比拟的高度,这部作品真正地将电影艺术推向了极致,令人惊叹。
所以,兰斯认真地思考过这样的可能性:如果他对剧本进行微调,在一众角色上增加些许笔墨,让故事深度得以提升;如果他在节奏把控上进行调整,让剧情更加紧凑,高/潮更加汹涌;如果把这部电影从2015年提前到2006年或者2007年上映,抢在“阿凡达”之前,人们对于视觉特效还没有审美疲劳、人们对于电影拍摄还没有如此高深认识……
那么,“疯狂的麦克斯4”有没有可能复制“阿凡达”的票房奇迹?“疯狂的麦克斯4”有没有可能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重现“泰坦尼克号”的风采?“疯狂的麦克斯4”有没有可能成为混沌影业创造奇迹的起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