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明末称雄> 第486章 让豪格打前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6章 让豪格打前锋(2 / 2)

这里。


刘钧手指之地。却是一个特殊的所在。


察哈尔。张国维等人都不由的道。


察哈尔是古突厥语,意为汗之宫殿的侍卫,在蒙古各部中,察哈尔是十分特殊的部份。他的部民主体是成吉思汗创立的怯薛军,是常备的护卫军。林丹汗抗金失败后,部份离散衰微。


在成吉思汗时代,怯薛军是蒙古人的精华所聚,从万户长千户长和百户长以及自由人的儿子中挑选的品德端正武艺高强相貌端庄的人组成的大汗护卫亲军。


在明代时,达延汗重新统一蒙古各部之时,曾分封诸子统治左右翼六个万户。达延汗自驻察哈尔,为左翼三万户之首,统领全蒙古,大汗直接统领的就是察哈尔万户。


察哈尔是居正统地位的宗主部,是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尔领主世袭蒙古汗位,在达延汗之后,共经历六主大汗。


察哈尔在明朝时由八个鄂托克,也就是部落组成。统称察哈尔八部,八部左翼又被称为山阳察罕儿,由阿喇克卓特敖汉奈曼兀鲁四大鄂托克组成。右翼又被称为山阴察罕儿,由浩齐特乌珠穆沁苏尼特克什旦四大鄂托克组成。


后来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河为首向西发展后。左翼察哈尔万户和喀尔喀万户,则在达赉逊库登大汗统率下,向东方迁移兀良哈三卫驻牧地区。


到此时,部落名称流传下来的也只有浩齐特苏尼特和乌珠穆沁敖汉奈曼克什旦几个部落了。其它的部落名则已经消失了。


到了明末期的时候,当时的察哈尔汗就是林丹汗,他驻牧于宣化张家口一带。与明相约联合抗金。


后来林丹汗与漠南蒙古诸部的兼并战争中失败,被迫西移,至宣化府长城外以西以北地域,并把土默特和鄂尔多斯等部也控制在手。


不过后来黄台吉亲征察哈尔土默特,大败林丹汗,林丹汗败走青海后病死,林丹汗的儿子被俘降金,连林丹汗的大福晋都被黄台吉收做了五大后妃之一。


黄台吉把察哈编入八旗,在清军此次进攻之前,多尔衮还特别下令,把察哈尔部份移到宣化大同长城外,并分为两翼四旗,同时规定这八旗在清设置的蒙古六盟四十九旗之外,官不世袭,事不自专,属于清人着力控制的地区。


宣府大同北边长城外一带就是察哈尔的特区,从北往南依次为察哈尔正黄旗察哈尔正红旗察哈尔镶红旗察哈尔镶兰旗两翼四旗。


这片地方虽然看起来不大,但位置却很重要。


因为他处于山西北部的阴山山脉,河北北部的燕山山脉,以及河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脉,三大山脉的汇聚之地。


这里是一个天然的通道口,还是个岔道口。自古以来都是联通晋冀以及草原的重要通道,清人把察哈尔部落迁回到这里,还破例没有把这两翼四旗编入蒙古六盟四十九旗内,而是直接控治,已经相当于流官,而不是土官了。


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这里直接威胁着中原的京畿。


突破宣化张家口长城一线,就能沿着桑干河谷直抵北京的西北大门居庸关。或者从大同破口入关,然后走飞狐道,直趋紫荆关,攻易州,杀到北京的南边。


自古以来,这块地方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清军直接控制着这里,那就是一把一直悬在大汉头顶上的利剑。


刘钧现在通过燕北之战,已经重创了清军,收复了辽西,还把燕北的大片地区纳入疆界,新设燕北和漠南二省。


但在西面,依然还有很强的威胁。尤其是现在漠南蒙古各部好多都还态度暧昧。这个时候,刘钧打算先发制人,来个杀鸡儆猴,让漠南蒙古各部能明白大汉的强大,让他们早点投奔归附。


不过仗有很多种打法,刘钧准备先用新归附的豪格来打这个头阵。


用女真骑兵对付蒙古人。


驱虎吞狼,不管谁胜谁败,都对刘钧有利。


等控制了察哈尔,那么京畿的安全防御形势将大好。同时,大汉也能随时通过察哈尔向左右出动,察哈尔的伊克昭盟,下辖是鄂尔多斯各旗占据的河套地区。北边是乌兰察布盟,下辖喀尔喀和四王子等旗,而东北是锡林郭勒盟,下辖苏尼特等旗,东边是昭乌达盟,下辖着翁牛特等旗。


可以说,察哈尔这块地方,关系重大。


先让豪格的两万骑兵去打,蒙古各部谁敢不服,就打谁。


听到皇帝的这番谋划,张国维等都不由的赞叹,皇帝果然手腕惊人。这倒是一着好计谋,不过豪格等人放的过吗


没什么信不信的过的,大势所趋,就如当初朕相信豪格是真降,相信他会为我们打下多铎和阿济格的大营,他最后不是做到了吗


那剩下的清军俘虏呢


修路开矿筑堤,哪都需要人啊,这些女真人个个年青强壮,可是优秀的劳动力。告诉这些俘虏,只要他们在大汉服满十年的劳动改造,那他们就是一个大汉的子民了,到时能落户大汉,取得大汉的户籍身份,表现的好,到时甚至还给他们安排工作,甚至分给田地。


一张十年的大饼,能不能最终吃到就看他们能不能完成这十年的劳役了。


刘钧不喜欢杀人,他认为帝国百废待兴,最缺的就是人力。虽然据初步的普查,整个中国总人口可能突破两亿。不过两亿人口中,还得除去老人孩童以及妇女,还有许多的读书人商人等,真正的青壮劳力并不多。


何况这还是一个农业时代,绝大多数的青壮劳力其实都被束缚在土地上的。


刘钧的大汉帝国需要很多人力,刘钧有许多的地方都需要大量的劳力,刘钧愿意给这些劳工发放薪水,并不打算强制征百姓服劳役,不过这个时代劳动力的流动还是太缓慢了。


清军战俘这样的劳工,刘钧最喜欢,没什么束缚,不用干个把月又得回家耕种收获。这样的劳工,别说几万,就是再来几十万,刘钧也是异常欢迎的。


只嫌少,不嫌多。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