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明末称雄> 第750章 膏腴之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0章 膏腴之地(2 / 2)

不过官军的军纪是极强的,上面让他们驻守皇宫,他们就绝不敢也去搜寻战利品。


有什么好眼红的,他们搜再多,也得拿一半上缴朝廷,最终我们的那一份反正朝廷也是不会少我们的。有士兵看的比较明白,就算他们这次是在后押阵,炮火支援,但破城之攻,他们也有一份。


傅山等将领都没有进皇宫,只是派士兵封存皇宫,把里面的东西一一登记。


他们选了郑府做为临时的帅府。


大帅,这升龙城已下,黎皇郑主也都擒获了,下一步咱们该怎么办


郑氏阮氏都已经破了,剩下个武氏和莫氏,都不值一提。现在我们不急,先把升龙城清理好再说。依我看,升龙城里所有原来的黎氏和郑氏两家的人,还有那些官吏将领以及那些大户,全都押往京师听候处置。至于其它的降兵以及百姓,青壮的都送去修路筑堡挖矿,年青的女人全运往中原。


傅山很清楚朝廷的长远计划,是要彻底的把中南半岛变为大汉的南疆。因此,对这些越人是不可能太宽松的,尤其是越人还有那么多黑历史,叛服不常,脑后是长了反骨的。因此朝廷的意思不光是灭他们国,还要亡他们族。


灭国简单,直接攻占安南就行了。但亡族要麻烦点,当然不能直接全屠杀了。虽然屠城是一种相当简单粗暴有效的手段,历史上蒙古人女真人等搞征服,都是用这种手段。但蒙古和女真喜欢屠杀,是因为他们本身人口太少。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依然是占极少数,因此便野蛮的用屠杀这种方式来加强统治。


不过大汉不需要,因为大汉人口基数大,全球第一大族。整个安南才几百万人而已,屠了太可惜了。


多好的人力啊。


按刘钧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朝廷开疆拓土,然后从人口密集的中原,迁出那些无地,或者生存条件极恶劣的山区等地,迁到边疆新拓之地去,授给他们田地,让他们在这些新疆土上,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至于被占领地的那些土著,最好的方式就是迁离原地,这样用不了多久,以后那地就彻底是华夏一部份了。恰好如今大汉也是工商发展,资本起步阶段,最需要的就是各种工人。


大汉的百姓都有了土地,谁还愿意去做工人毕竟对于汉人来说,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辛苦赚钱勤俭节约,然后买地,省吃俭用,再攒钱买地。汉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地主了。


这种思想当然也有积极的一面,现在开疆拓土,有土地给那些没地的人,自然大家都乐于去当地主当自耕农的,只有空闲的时候才会愿意去工厂做做工。


但工商业,尤其是当资本兴起的时候,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巨大的,特别是工矿企业对劳工需要更大,这个时候用这些征服的部族自然是最合适的。


让他们去探矿去修路去工厂做工,做佃户。


以后汉人都是地主自耕农商人,那些被征服的什么日本人越人马来人等等,都是工人佃户。


这确实是一种压迫一种剥削,但却是一个极好的扩大并稳固帝国的好办法。大汉帝国毕竟不是什么大同社会,这是一个以汉人为主体的帝国,他能接纳其它族人,但肯定是以汉人为主体的。


当然,同化教育会很厉害,也许代之后,那些曾经的外来人,也就成了新的汉人,到时也就能与汉人享受一样的待遇和权利了。


傅山和一众将领们出了郑府,走在升龙城的街道上。


战事早已经结束,城里恢复了平静。


不过城中虽没有了杀戮,可也没有正常的生活,城中的越人正被一家家的清出,按不同性别,不同的年龄段送往不同的集中营里。


升龙城已经不是他们的升龙城了,这里也不再是大越的国都,这里是大汉的城池。这里的一切,连城带人,都是大汉的战利品。每一栋房屋,每一件家具,甚至每一个越人,都会被明码标价,然后卖出去。


也许一个月也许三个月,就会有许多汉人从中原迁来。


他们会进入这座城市,这些房子这些田地这些商铺这些家具,就都会是他们的了。


升龙城很大,这座城市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成为国都并改名升龙也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座城池位于资源丰富的红河平原,离海也较近,物产丰富,人丁兴旺,向来是安南最重要的地方。


而且这座城池处处都有着汉式的风格,城中的布局甚至建筑等,都与中原十分相似。不管安南人怎么叛服不常,这依然都是一个受中原文化影响极深的国度,儒家思想中原文化,都在这里处处可见。


占据升龙城,也就控制了红河平原,如此肥沃的一片三角洲平原,比起珠江平原还要富饶肥沃,仅是这红河平原,就能供养三千万人。傅山语气中满是激动。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