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事变,权势更替,作为这场权势更替的落败者,董卓死于吕布、李肃之手,恰在此时,太平军进兵函谷关,一时之间,函谷关上的董卓旧部,于不知不觉之间,落入了最尴尬的境地,面对汉室与太平军的两相压迫进逼,徐荣、张济、李傕、郭汜等人真是不知道该作何选择?
“此事易也!”就在众人难以决断的时刻,只听得那人微微一笑,口中淡然出声说道:“一面星夜赶往长安,一面且再守关数日,待事成,一同归与长安即可,长安接凉州,退可往草原,当得无事!”
“可是……”李催皱眉问道,“就怕太平军紧追不舍,强攻长安,再袭凉州,我等只怕未必是对手啊……”
“呵呵……”那人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将军真当太平军无所顾忌吗?冀州袁绍,幽州公孙瓒,并州曹操,长安剧变之后,我料太平军再拿下函谷关之后,绝对不会继续进军长安,而是转而去对付关东诸侯,到时候,我们不管是献出长安投降太平军还是退往凉州,都大有可为。”
闻得此言,徐荣等人不由得为之大喜,相互对视一眼后,徐荣歉声说道,“不想先生如此大才,某眼拙,乃用先生为刀笔吏,还请恕罪!敢问先生名讳?”
那人笑道:“在下姓贾名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
“非先生几误大事!如此……”徐荣沉思片刻说道,“还是让某留下吧,留某五万兵马,在此抵挡太平军几日……你等速去长安!”
李傕、郭汜、张济对视一眼,拱手说道,“保重!”
徐荣重重点头,遂对贾诩说道,“多谢先生不怪罪某眼拙,先生还是同他们一道去长安吧,王允、吕布俱是难缠人物。少不得借先生之谋!”
贾诩微笑说道,“某自当尽力!”
李催沉声说道,“那某且与公茂相约十日之期,时至。望公茂速退,某等当在长安为你接风!”当下引兵往长安而去,自有吕布、李肃等人率军力敌,然两军数量实在悬殊,几番下来。便是吕布也感觉无比的疲惫。
数日之后,董卓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为贼内应,偷开城门,四路贼军一齐拥入。吕布左冲右突,拦挡不住,且战且退。
献帝虽然心中惊惧,看了看身边司徒王允的脸色,见其面色平静,无视城下数万逆贼,想起以前王允对自己的好。献帝心中又是叹息又是惋惜:如此忠心之臣,今日之后,只怕是难以善后。
果然,不多时,李傕、郭汜、张济等人率兵直至皇宫内城门前,李傕口中不住的大声呼喝:“王允老儿,可敢出来见某?”
城楼之上,赫见王允冷冷一哼,当即怒声喝道:“叛逆贼子,老夫有何不敢见?”
李傕闻言一愣。等反应过来,当即破口大骂出声:“王允老儿!董公乃陛下社稷之臣,何以无端被你谋杀,如今臣等特来报仇。快快下来受死!”
献帝看不出去,上前一步喝道,“你乃何人?乃造反耶?”
李傕见一少年身穿黄袍,出言喝己,连忙下马说道,“某乃董公麾下李傕。此行只为董公报仇,非敢造反,但诛王允,臣便退兵。”
张济也道:“不错,此番我等前来,乃是为董公报仇,绝不会伤及陛下一分一毫!”
“你!”献帝到底年岁还得过李傕,心中一怒,正要说话,却被王允一把拉住。
“陛下……”王允躬身叹息道,“老臣一生为大汉,如今时运已尽,乃是天数!望陛下好生保重,老臣此番只怕是要先行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