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唐朝工科生> 第九十七章 地方变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七章 地方变化(2 / 2)

比如木料厂,因为造船的缘故,大量的木材加工厂出现在了黄河北岸。而靠近京城洛阳的州县,则是有大量的肉类加工厂,比如新乡县,现如今就是河南地“进口”各类香肠、腊肉、咸肉的交易市场。


再比如麻绳厂,大多都是给船厂提供船用绳索。不但有全套大河工坊淘汰的并线、绕线设备,连培训工人的车间主任,都是从大河工坊挖过来的。


这些工厂在未来的几年之内,伴随着“东海金”的高产,加上针对扶桑诸国的专业掠夺,业务量都是不愁的。


而这些工厂能够蓄纳的人口,远比一二百亩薄地养个五口之家多得多。


种种原因,导致了河北道西南诸州诸县的粮食生产不再是以小农为主,而是以大户关扑“田皮”,然后通过八牛犁、灌溉渠等等手段,达成广种广收的需求。


又因为大户广种广收的缘故,使得交易量不再是小农自己肩挑手提赶着牛车去市易之所发卖。小农承担的物流、交易风险,大大降低。


而粮食采购方,本身就是以“大户”为主,小粮商为辅,这种一次性就能大规模交易一百万两百万亩地粮食产量的形式,受到双方的极大欢迎。


但是粮食是特殊的,受天灾人祸影响极大,为了保证双方能够轻松交易。一些“巨头”效仿扬子县的案例,给河北道西南诸州的“粮官”牵线搭桥,使得采购方可以用一个当时的定价,购买一段时间之后的粮食。


涨跌盈亏自己承担,而“巨头”们要做的,就是保证这个交易能够执行。


不管是种粮大户还是采购大户,都不可能有胆子去得罪某些“巨头”,于是郑州中牟县,便在一种相当奇葩的市场环境中,成为了一个焦点所在。甚至整个郑州来看,中牟县的繁华程度,居然因为粮食交易,比管城、荥阳等上县还要高得多。


“汴州粮,夏粮,精粮一百!”


“一百零二!”


“一百零四,桃花社报价!”


“汴州也种了麦?”


“早种了,前年开始种的,都是好货色,京城吃的白面,都是汴州麦磨出来的。”


“白马社报价一百零六!”


“一石一百零六,照去年汴州夏粮的行情,倒是还能大赚。”


“一百零八!汜水商号报价!”


“一百一!东海商行!”


“噫!扬州人也来咧!”


“今年是不是要打仗?”


“咋不打?现在‘东海金’不是说要提产量?不打仗怎地提产量?”


“打仗是打仗,产量是产量,怎可混为一谈!”


“夯货!你懂个甚么,只有打了扶桑,才有人手去挖矿,难不成让你去挖?”


“这……”


“一百一十二!东风社和凯申号联合报价!”


“东风社?是王东海的人?”


陡然冒出来东海过来的强人,加上凯申号,顿时让一群大厅中忙着叫价的档头打了鸡血一样扯开了嗓门。


“一百一十四——”


“一百一十六——”


如果说没有东风社和凯申号,兴许还要观望,但出现了东风社,这就说明扶桑那里是铁定要打下去的。打多久不知道,但肯定要打到令人满意。


皇帝在辽东恁几年打猎玩耍,河北河南的肉价都连带着提高了不少,至于米面粮油更是年年涨。大军啥也不敢,窝那里两年斗地主,那人吃马嚼的是多少?更何况皇帝还要修一条“环渤海高速公路”,那么多工人奴隶,就算只是吃糠咽菜,折算起来,数量也是惊人。


已经尝到过“甜头”的各家,此时听说王万岁居然也要购入夏粮,那还想什么?必须是要一干到底,打的扶桑诸国生活不能自理才会罢休啊。


就算三五月,这一通好打,人吃马嚼那得多少?


一时间,夏粮还没有上市,价钱却已经飞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