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唐朝工科生> 第三十三章 事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事秦(1 / 2)

唐州比阳县,整个唐州个人武力值最高的,就是唐州刺史程名振本人。


对程名振来说,混到个刺史当当,也是有些莫名其妙。受封东平郡公之后,仕途一直都挺顺风顺水的,几个老领导对他也照顾有加。


原本想着去朝鲜道跟着牛进达划水,后来张公谨跟他说现在朝鲜道的军功不值钱,于是就略微运作了一下,找个离京城也不算太远的州做一把手。


程名振是过江龙,跟荆襄豪门也尿不到一块去,再说了,荆襄世族从来就瞧不起程名振这种“草莽”之流。


于是乎,程名振虽然以前老大是窦建德,但跟张公谨、秦琼的关系反而不错。


更何况程名振的左骁卫将军,那也跟老世族半点干系都没有。


“使君,邓州刺史陈使君差人前来拜访。”


“噢?陈君宾让人过来?”


唐州和邓州算是一体的,地理上丝毫没有割裂,又同处南阳盆地,连方言都差不多。可以说互相为乡党,二州在几百年中,不管是北方南征还是南方北伐,都是抱团取暖。


因为这两州正好就卡在进出关洛和江汉平原的正当中,典型的兵家必争之地,两汉交替之时的“昆阳之战”,隔着伏牛山、方城山,唐州、邓州的祖先们可没少阵亡。


所以血脉联系上,南阳、比阳非常亲近,同饮汉水支脉,互相之间的走动,往往都是亲眷人家。


此时听说邓州刺史府派人过来拜访,唐州刺史府的人并不觉得奇怪,因为不管官方还是民间,两家走动都比较勤快。


只是作为唐州刺史,程名振消息也不算逼仄,他退伍之后,操持地方治理,也是轻车熟路,毕竟早年给窦建德干活的时候,他就是当县令。官场上的东西,程名振比打仗还要熟悉一些。


武汉人组团上洛,张操之心态如何不知道,但武汉人高调行事,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们要掏钱投资,程名振想不注意都难。


“快请。”


略作思量,程名振就隐隐猜测,可能陈君宾作了什么决定,而且想拉他一起上。


对于站队这个事情,程名振是无所谓的,官场中时不时都要站队。只不过,当官只站对的!


邓州刺史府的使者进来之后,就递呈了邓州刺史陈君宾的亲笔信。


看完信件之后,程名振若有所思,他并不觉得诧异,陈君宾打算彻底倒向武汉这个事情,是可以预见的。


不仅仅是陈君宾,他程名振也是这样打算的。


只不过出发点有点不同,因为他的老领导中,有邹国公张公谨。


等到邓州刺史府的人离开之后,程名振才叫来亲信幕僚,还有家中的子侄讨论眼下的情况。


“武汉修那个甚么‘汉安线’,百里造价几何?”


“一二百万贯吧。”


“唐州修不起。”


摇了摇头,程名振略微思索,“看来也只能修那个甚么畜力板轨,或是新制弛道。”


“也不便宜,唐州自己来修,百里弛道也要二三十万贯,武汉那边施工,可以压到十万贯出头。”


“差恁多?”


“营造技艺武汉最强,将作监、工部次之,苏杭、淮扬、沧辽再次……”


“老夫记得,方城县早年修过一条弛道,是通往南阳的?”


“旧年工部斥资十七万贯,征发民夫三万,却有修了一条弛道。不止方城县,上马县也是如此。”


实际上唐州治所比阳县,并非是唐州诸县的核心。像方城县、慈丘县、上马县,都是往南阳走。


到了南阳,不管北上还是南下,都要容易的多。


以前去长安,走的是南阳;后来去洛阳,还是走的南阳。


真正跟着比阳县混的,只有平氏县和桐柏县。


不过情况都是大同小异,粮食产量特别高,存粮吃三年都吃不完的那种,就是手中没有现钱。


眼下陡然要进入一个发展期,粮食变成钱这种好机会,可不是那么容易赶上的。


更何况,出卖劳动力就能换钱这种好事,已经很久没有让唐州遇到了。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