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德国人有着德国人应有的一种执拗和直愣,布吕歇尔对于德军有着很强的自信,并且认为一旦普军在易北河防线遭到惨败,德军就能打出气势,并且震慑住诸侯的联军。同时这场战役还能够为后方的德意志共和国提供喘息时间,做出更多的准备。德意志国革如果能够武装出更多的部队,那么布吕歇尔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援军,从而在战场上慢慢扭转局势,最终由守转攻,获得胜利。布吕歇尔的执拗还体现在,他其实根本没有指望第四师能够快速地从比利时回转,参与到莱比锡战役中。他更加在意的是从南线突进过来的奥地利、慕尼黑和符腾堡军团,所以他需要第四师在法兰克福南方莱茵河一带构筑防线,阻挡从南方进犯的诸侯联军。
这个战略也绝对不是没有问题的,首先它建立在德军能够稳守易北河防线和莱比锡的基础上,如果普军突破了易北河防线,实际上莱比锡也是守不住的。其次,奥地利人对于德意志共和国连同比利时的独立大为光火,原本并不想大举出兵的利奥波德二世,已经调集了奥地利的包括匈牙利兵团、波西米亚军团在内的部队,总员额可能在五万人左右,从东南方向奔赴莱比锡。这些部队从集结到开拔,最后抵达莱比锡战场,估计会在二到三个星期,奥地利方面的行动确实是比普鲁士慢的。但是如果真的到二三个星期之后,莱比锡战场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德军和普军仍在僵持,那么大规模的奥军援军的到来,会使得战场的天平严重倾斜。
郭新还知道一个问题,那就是德军的整个战争的储备,并不算多。毕竟德军的武器弹药和其他后勤补给,都是不远万里从美洲运过来的,虽然之前已经进行了比较多的储备,但是如果战争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那么德军的弹药消耗也会十分巨大。普军和奥军都能够从本国的军工业得到充足补给,不必说他们本身也拥有数量庞大的军事储备,德军的枪弹炮弹打完了,短期内很难得到补充,即便现在大唐方面不停地在向欧洲派遣运输船,但毕竟需要时间。
所以这就给布吕歇尔带来了一个大的难题,他需要拖时间,从而让后方武装起更多的增援部队,但同样不可以无限期地拖下去,因为他的部队消耗不起。所以即便布吕歇尔没有明言,郭新明白布吕歇尔究竟是怎样一个打算——这位德军统帅希望能够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一场决定性的胜利,从而彻底瓦解大规模的普奥进攻,为德意志共和国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这估计也是共和国总统、国革领袖马恩斯所想的最佳战略。以国革的实力,短期内对抗普奥两方,十分吃力,就算是武器装备足够好,人民支持足够热情也不行。所以,马恩斯希望布吕歇尔的决定性胜利,能迫使普鲁士和奥地利来到谈判桌上。马恩斯不需要任何一个德意志邦国承认德意志共和国,他只需要中止这场战争,有时间来夯实国家基础,从而获得更强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