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鸿升后世里没有种过地,依稀记得棉花是喜光喜温的,而起似乎并不怎么挑地。
具体的,夏鸿升就不知道了。不过,这些老农们种了一辈子地,就算是刚开始种不好,多种几次也必然能够找到规律。
将棉花籽分给了这些老农们,这些老农一个两个的拍着胸脯保证不会叫夏鸿升失望。
棉花可是个好东西,由于棉纤维细度较细有天然卷曲,截面有中腔,而且又可以相互交织,所以保暖性十分好,蓄热能力很强,且不产生静电。纯棉花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使棉花纤维的弹性恢复,伸长,纤维中蓄热能量多。因此,经过太阳照射后的棉被厚度会明显增加,摸起来非常柔软,穿在盖在身上,就会感觉到棉花里面的热量缓慢施放,使人感觉贴身、贴心的温暖、柔软。
辽东之地,一旦战事持续到了冬天,就必须要退兵。否则,将士们会受不了那里冬天的寒冷,会生病,会生冻疮,会变得体弱无力,进而丧失战斗力。
实际上,历史上不管是隋炀帝,还是李世民,在征伐高丽的时候都遇到过这个问题。
倘若能够有足够的棉花,做出棉袄和棉被,取代普通士卒们使用的劣皮、丝麻等御寒物的话,就能够解决征伐高丽的时候所要遇到的寒冷问题。
不过,光有棉花还不行,摘取下来的棉花若是不经过处理,是没法直接作为填充物来做棉袄的。
至少,棉花要弹过之后,成为柔软的絮状物之后,才能够作为填充物来做棉袄。
又或是经过纺织,成为棉线、棉布,做成衣物。
这就又涉及到两个问题了。
弹棉花,还有棉纺织。
弹棉花是一种老手艺了,虽然后世里在城市里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年纪大一些的人都会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仿佛就是一种魔术,让孩子们惊讶不已。而那时候的弹棉花工匠们也都走街串巷,生意应接不暇。后来随这技术的先进,手工弹棉花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在比较偏远的村落,还是会有手工弹棉花的存在,一种十分简单,依靠人手,用弓弦似的弹面工具,用榔头敲击弓弦,使板上棉花渐趋疏松,以后由两人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布成网状,以固定棉絮。纱布好后,用木制圆盘压磨,使之平贴,坚实、牢固。
而夏鸿升所支教的村子,正就是那极其偏远之山区啊!
曾近自己支教的时候,教育局给发的被子硬的不行,只好自己找地方给弹一下,黑心棉也得盖着舒服些是呗……算了,心酸往事不要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