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现代都市>好莱坞之路>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美电影论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美电影论坛(1 / 2)

求月票和推荐票!


拍摄结束后休息了两天,墨菲就汇合乔迪-格里菲斯,躲进了二十世纪福克斯的专业制作室,但开始后期工作的第一天,比尔-罗西斯就急匆匆的找上了门来。


“一个好消息和一份邀请。”


临时办公室里面,他端起水杯,喝之前问道,“墨菲,你想先听哪一个?”


墨菲想都没有想,就说道,“还是先说好消息吧?”


“我与公司和卡拉-费斯商议过了,媒体方面你不用担心,我们在这方面拥有足够的资源。”


比尔-罗西斯说起的明显是那位加特林-柯林斯警长的事情,“罗伯特那边证据收集的也差不多了。”


“好。”墨菲轻轻点了点头。


“我们现在就等你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了。”比尔-罗西斯喝了口水,放下水杯,说道,“只要这场舆论攻势发动,我们一定会制造出足够的声势。”


墨菲想了一下,再次说道,“要配合好《华尔街之狼》的宣传营销。”


虽然影片的题材和男主角天然就具备相当强的号召力,而且二十世纪福克斯也准备了不菲的宣传营销费用,但电影业发展到现在,一些非常规的宣传手段,对于影片的票房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谈起钱,似乎特别庸俗,但在墨菲看来,一切不以卖票为目的的宣传都是耍流氓。


但宣传营销的方式和方法,正在随着时代而改变。


如何宣传才会更加有效果呢?


这个问题也代表了绝大多数电影公司的策略,首先文艺片、动画片的宣传营销绝对不能走传统宣传套餐模式,必须精细化营销,否则百分之八十的宣传都是浪费的、无效的、没有转换率的。


好莱坞长期以来传统宣传模式就是铺渠道,例如把电视、平面、网络、户外、广播等每个渠道都铺上,现在网络占到了重要渠道之后,又把网络细分了社交、门户以及论坛等几个渠道,发发稿和搞几个推荐位,大家都按照这个模式来做宣传,但没有人提出疑问,这么做有没有效果?以及效果能不能量化?


在这个互联网逐渐向移动端转移的时代,一部影片是否具备话题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然,所谓的话题性宣传,首先要保证影片的质量。


在经过近十年的视效大片的洗礼后,观众对那种只注重视觉效果而忽视真正内容的影片渐渐降低了热度,内容有保证的商业影片,往往更能引爆观众的腰包,也就是说,电影口碑变得格外重要。


用不了多久,如果影片很烂,宣传费花出几千万美元,也难以真正撬动票房,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烂片只有三天的抢钱时间,未来甚至会更短,只有一天乃至几个小时,上午影片一上映,下午口碑就烂了,去看的人就少了。


传统营销届有一句话:所有广告有一半都是浪费的,但你永远不知道是哪一半。


电影宣传的目的就是卖票,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在网上买票,互联网上拼的是用户转换率,电影发行有向游戏发行看齐的趋势,花多少钱买一个用户都能算得过来,宣传减少了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影片会去做一些没有用户转换率的宣传?例如花几千万搞一个盛大的发布会,其实对票房并没有太多帮助。


不过,任何投资人、演员和导演都不会这么说,他们需要宣传自己。


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就像墨菲与二十世纪福克斯一样,形成了一个利益链。


在好莱坞,这样的利益链绝对不少,有时候明明知道某些片子不可能有高票房,结果操作者们还诱导鼓励片方多投入,对于导演来说,多花点钱来宣传自己的作品,这部电影在市场上有知名度了,下一步电影也就相对比较容易融资。


说到底,电影的宣传营销都是堪比拍摄制作的大工程,有时候还更加重要。


在这方面,墨菲并不专业,他只是提出一些设想,然后由专业化的团队制定详实的计划,并且一步步实施。


就像准备中的加特林-柯林斯事件,墨菲只是提出运用到《华尔街之狼》的宣传炒作当中,具体要怎么做,还要靠比尔-罗西斯、罗伯特、卡拉-费斯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专业团队来推进。


墨菲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更不是夸张的全才,非常清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商定了关于加特林-柯林斯的事,墨菲问道,“比尔,你接到了什么邀请?”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