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大唐小郎中> 第369章 三个老神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9章 三个老神医(1 / 2)

左少阳忙点头答应,心想这掌柜的还真会做生意,不管大生意小生意一样的重视,一般的热情,这才是真正做生意的料。拱手正要告辞,突然想起一件事,又回身问道:“陶掌柜,刚才那中暑老伯的家人说,去找那‘甄氏医馆’,还说这甄家是整个京城最有名的郎中,是谁啊?”


陶掌柜笑道:“你问他们啊,甄家两兄弟赫赫有名,乃是我大唐名医,哥哥甄权,曾做过隋朝开皇秘书省正字(相当于国家图书馆副科级馆员,负责刊正文章的正九品下的小官),后来辞职不干了,在京城开了一家医馆。弟弟甄立言更是了得,现任朝廷太常寺丞,从五品下的高官呢!”


左少阳又惊又喜,他学医学史知道,甄权和甄立言兄弟是唐初最有名的医者之一,在医学史上的名气仅次于“药王”孙思邈。与孙思邈一样,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百岁老名医。都活了一百多岁,无疾而终。养身之术一直为世人称道,唐太宗李世民对三位老寿星医者十分推崇的。若是能拜见这三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神医,也不枉穿越一场了。


左少阳记不得他们生于何时了,只记得三人年纪相仿,便问道:“这两位神医我听说过,但不知高寿?”


“两人现在都是八十多岁白胡老人了,可是身子硬朗,健步如飞,饭量惊人,我经常看见他兄长甄权老爷子来东市酒馆吃酒玩乐,很是逍遥。”


“再跟陶掌柜打听一位神医,不知是否知晓?”


“谁啊?”


“孙思邈!”


“孙老头啊!哈哈哈,认识认识!他经常骑着一头挂着铃铛的毛驴,四处给人行医的,也经常跟甄权老神医到东市酒馆吃酒,到药行来买药,是我们药行的老主顾,整个东市药行没人不认识他们的。他也八十多岁了,身体也很健朗,还经常教人家一些养身之道,为人十分谦和的。”


(关于三位名医的出生,甄权出生于公元540年,弟弟甄立言生于公元545年,相差五岁,但是孙思邈的出生时间却说法不一,通说认为出生于公元581年,比甄氏兄弟小四十岁,但也有人考证说孙思邈活了一百四十一岁,是历史上最有名的长寿老人,他的出生时间应该是公元541年,只比甄权小一岁,比甄立言大。本书采用后一种说法。即三人年纪相仿。)左少阳更是惊喜交加:“我听说,这孙思邈老神医行踪不定,经常隐居深山练丹,或者游医各地,怎么也到了京城?”


“来了好几年了,听说是皇上请他来的,还要加官进爵,可是他不要,他留在京城,是为了跟京城的医家切磋医术,同时想阅览皇宫典藏的医学典籍,因为皇上说了,他可以自由出入皇家藏经阁,饱览群书。”


左少阳叹道:“当真是淡泊名利的闲云野鹤,方外高人。”


“是啊。”


“不知这三位现在都在什么地方?有机会真想去拜访拜访。”


“呵呵,要见孙老爷子和甄权老爷子还比较容易,那甄立言大老爷,就没那么容易见到了。”


“哦?这是为何?”


“甄权老爷子就在前面胜业坊开有一家医馆,平素他都在那里坐堂问诊。只不过,找他看病须是疑难重症,他的徒子徒孙都没办法治好的,他才出手医治。当然,达官显贵也是可以直接找他瞧病的。但是,如果登门拜访,他一般是不见的。”


“为啥?”


“找他拜访的人太多了,如果是慕名拜访的,除非是送了厚重的大礼,否则他是不见的。很多你这样的年轻郎中参加医举之后,投牒求荐,也只能把自己的得意论著留下,若是他看上眼的,便会约见,看不上眼的,只能花大价钱,才能得到他的评价指点。”


唐朝科举实行考试和举荐双轨制,既要考试及第,又要有名人推荐,所以州试通过的贡生举子们及第之后,要在每年十月二十五曰跟随刺史等地方官到京城汇报地方官考课情况,一同进京朝见。同时在京城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投递给京城鸿儒及各科名家,以得到他们的举荐。这就叫投牒求荐。所以,京城的鸿儒名家往往是门庭若市,挤满了前来投牒求荐的各地举人贡生。


左少阳笑道:“这甄权老神医不禁架子大,而且对钱财还是比较在意的嘛。”


“那是,钱财嘛,谁不爱?这架子嘛,人家白胡子一大把了,又是当世名医,多少肯定有些架子了,不过比起他弟弟甄立言的架子来说,他已经很平易近人了。”


“甄立言架子更大?”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