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大唐第一庄> 第448节 华夏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8节 华夏论!(1 / 2)

招商令发布,整个长安都为之震惊。</p>


李二一手拿着报纸,一手拿着关于宫外的报告,笑的合不上嘴。</p>


李二在想,明天的报纸金矿招商令出,不知道长安城会是如何反应。长安城的反应?李二又在想,李元兴将会是如何反应。</p>


想到李元兴,李二心时原热情一下就没了。</p>


估计李元兴一定会皮笑肉不笑的说一句,皇兄英明。或者是没反应!</p>


“秦王不知近日在忙什么?”李二随口问了一句。</p>


高公公在旁边小声回应:“圣上,秦王殿下天不亮就往东去了。看那车驾的样子,不似远行。”</p>


不远,会去那里。天池?临潼?或者是华州!</p>


此时的李元兴正站在一处河堤上,远远的看着那大片的荒滩。</p>


华州,就是后世的渭南,地处渭河下游,长安城以东一百四十里,原先属于京兆郡下属的一个县,后在武德六年升格为州,却是大唐下等州。</p>


“臣下不知殿下驾到,未曾出迎,罪过,罪过!”一个清瘦的中年文士,身上穿着一件淡绯色长袍,却不是官服。头上戴着的是一个绣着金丝的头布,却没有戴冠。来到李元兴向前之后,长身躬下:“臣下不敢免罪,只是近来巡视河务,怕污了官服!”</p>


李元兴没有接话,而是一指远处。</p>


“华州,本王以为是一个聚宝盆。不知道裴刺史以来如何?”</p>


中年人姓裴,是关中四大姓裴氏族人。名裴元朗。倒是一员干吏,原本只是一个从五品小官,调任华县第一年就让华县升格为州,在华州三年,华州已经接近了中等州的标准,实际拥有一万八千六百户人口。</p>


听到李元兴的话,裴元朗低头沉思片刻:“殿下,臣下以为华州是个聚宝盆,只是有三难。臣下更是以为有殿下亲至,就算有万难也只不再是难!”</p>


李元兴笑了。这个马屁拍的更是响亮。</p>


可李元兴却不知道。这却是裴元朗的心声,他一听说秦王以了华州,连回家换衣服都怕浪费时间,立即就奔了过来。</p>


“殿下。第一难。渭河下流这片冲刷的荒滩。如果能够治理。二十万亩良田!”</p>


李元兴微微点了点头,这个说法是正经话,而且在数量上也比较保守。并没有夸大其词的态度。</p>


裴元朗继续说道:“殿下,这第二难依然还是河,臣下昨夜读了殿下的招商令,臣下以为昆明池的渔业,未必有我华州强。但却不知道从何下手,更有难题就是渭水!”</p>


“你继续讲!”</p>


“第三难就是路,殿下华州是也是要地,而且一马平川。可水道并,旱路差。过往客商叫苦连天,如有水路,有旱路华州大兴!”裴元朗再一次长躬到底。</p>


李元兴一伸手,身旁穿着女官服色的元春拿过一个信封来,裴元朗双手接过,没有打开之时李元兴就先问道:“裴刺史如何理解华夏这个词?”</p>


裴元朗依然是双手捧着那信封,略一沉吟之后朗声回答:“回殿下,华夏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这是指我中华正统,区别于四夷”</p>


说完,裴元朗想了想,又继续说道:“殿下那本《三国演义》提到关羽,记得《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也有提及,臣下以为华夏就是指我中华正统!”</p>


果真是饱读读书之人,随便一个问题都可以引经据典。</p>


李元兴不能不说一个服字。</p>


不过,李元兴读的书比裴元朗多,而且李元兴读的书是经过几千年无数贤者的智慧。</p>


李元兴说道:“华,就是指“华”即华山,“夏”指“夏阳”。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就是我中华文明之根。但本王以来,还有另一个说法。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p>


裴元朗没有说话,又一次长躬到底。</p>


“长安是大唐国都,这里会是大唐的一颗明珠,打开那信封看看吧,本王有什么说的不到之处,你尽管指证!”</p>


“臣下拜读!”裴元朗很恭敬的将信先举过头顶,然后才拿下来将信封打开。</p>


这里面装的是李元兴对华州的规划。</p>


第一句话就把裴元朗震住了,因为上面写道华州全境皆良田。八百万亩良田,六成为特等水田。年产五百万担精粮,仅华州一地可保大唐国库官仓年年满仓。</p>


李元兴的数据绝对不是胡来的,从后世现代渭南的详细规划,这个数值李元兴说的还保守了。</p>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