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军委会电令从江南阳新至江北信阳增援的孙桐萱第3集团军,绕道经应山、随县,北开郑州,归第1战区指挥。将罗卓英调出第5兵团,由万耀煌接替,继续担任信阳以南平靖关、武胜关、应山地区之防御。张自忠的第59军、刘汝明的68军、冯治安的77军,合编为第33集团军,由张自忠任集团军总司令,从大别山西撤至应城、皂市、京山地区,仍归第5战区指挥。
薛岳的第1兵团,仍于九江以南之德安地区抗击敌人。张发奎的第2兵团,依托幕阜山,确保通山、高桥、金牛以东地区,并掩护以西之粤汉铁路。
随着国民政府主动撤离武汉,日军终于攻占了这座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
武汉沦陷的消息经八路军总部转发到马铮手里的时候,马铮正在景阳冈上对那些收编回来的俘虏进行教育。看完八路军总部发来的电报后,马铮心里一阵憋闷。老蒋果然还是败了,而且还败的非常的惨。
此时的国民政府除了在勇气上能同日军一拼以外,在战略战术上已经完败。这不得不让马铮想起后世军事家对于国民党部队的评价——一流的士兵、二流的士官、三流的将领和不入流的统帅。
的确,中国的士兵无疑是世界上一流的士兵,他们能在武器装备以及后勤保障远远落后于日军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作战,最终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同时中国的士官也是很不错的,中下级军官从来都不缺乏勇气和血性。哪怕战斗到最后一人依然坚守阵地的大有人在,作为下级军官他们已经做到了最好。
中国的将领虽然没有什么精彩的表现,但是依然不屈不挠地坚持着,虽然作为一个jūn_rén 他们已经无愧于心了,但是作为一名将领他们还是远远不行的,因此中国的将领比起同时期的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军官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至于中国的最高统帅在政治方面确实是一把好手,但是在军事战略指挥层次简直是一个笑话,只有一个步兵营长的指挥水平却要指挥上百万部队参战的大会战,他非但帮不上忙,而他越级指挥和不切实际的命令只会使得事情越变越糟糕。这从每一次大捷过后总是会有一场大溃败就能看得出来,所以说中国的统帅是不入流的。
对于武汉沦陷这件事情马铮是那样的不甘,但是马铮也知道,武汉的战事距离他实在很遥远,而他手里现在只有千八百人,就算是有心帮忙也是无力实施啊。所以他的注意力很快就从武汉上转移到山东了,谢文生和许卫国两部现在都有了新的动作,当然马铮自己也不可能闲着。
正好这段时间是各地的伪军以及汉奸地主为日军筹集钱粮的时候,由于连续两年的战争,不仅中国政府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政府官员以及绝大多数的军官都只能领一半的国难薪,当然那些贪官污吏不在此列。
而同样财政状况吃紧的日本政府也到了经济崩溃的边缘,就连日本军官的粮饷也在今年初停发了,大本营命令各地守军就地筹措钱粮,这就是臭名昭著的以战养战政策。
这倒是给了马铮一个大好的机会,所以马铮除了留下一个特战小队训练那些新收编的俘虏外,剩下的部队则是全部被撒了出去袭击各地运往阳谷县县城的钱粮队。
以马铮所部的战斗力,别说押车的汉奸地主武装不行,往往就连前来接应的日军正规野战部队也是要吃大亏的。一时间阳谷县的守军的伤亡直线上升,只搞得安培少佐焦头烂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