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下一个掩体后面,洛伊并没有急于对对面的苏军继续进行火力打击,而是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冲着自己面前不远处放了几枪,瞬间升起一片烟雾,将他和苏联人的视线都封锁住了。
“哒!哒!哒!”
浓浓的烟雾升起之后,洛伊便开始了第三次的扫射,借着烟雾的掩护,敌人是不可能捕捉到洛伊的位置的。当然了,这个烟雾也是洛伊精心设计的,这是他在最开始的放置的两枚烟雾弹起的功效,由于缺少必要的发射道具,洛伊直接用枪射击引爆的方式来使用这辆烟雾弹,这样也更有利于让烟雾在自己想要的位置进行释放。
虽然同样都是看不到对方的情况,但是洛伊这边是一个人,而对面的苏联人则至少有三十多人,每个人都想要躲开机枪的扫射绝对是不可能的。而现在也是洛伊很少见使用g-34的‘d扳机’的情况,虽然洛伊久经沙场,连续使用g-34打三个弹鼓并不会有什么事,但是g-34本身却扛不住了……
理论上来说,g-34在使用全自动开火模式的情况下,连续发射150发枪弹之后,应该更换枪管来弥补气冷装置的不足,枪管这个配件在一般部队的机枪班都有备用货,不过对于特洛德他们这些坦克部队来说,因为主流武器是g-34t,并不需要更换枪管,而使车顶的g-34也不进行备用枪管的配套,这也是考虑到战车使用的车顶g-34在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有太多机会进行剧烈的射击。
同时也是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德军准备将坦克上面的车顶机枪也换成g-34t,以此彻底将坦克部队的机枪统一型号。但是g-34是在一开始就批量生产的。如果再进行大换装的话,考虑到制造g-34所使用的工时和材料,又绝对是一比很大的开支,虽然前线部队多次反映这个问题。但是后方的回答却相当的暧昧,毕竟打仗可不是坦克一个兵种的事情,把所有资金都搭在其上面显然是不可能的。
另外,鉴于g-34在制造时会使用大量的贵金属,而且其散热片、机匣、和很多零件都是用整块金属切削出来的。不但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工艺复杂、加工时间长。后方一直在试图设计出一款能代替g-34的低造价、同性能的武器,不过这对于一向是做工严谨,将问题都复杂化的德国工程师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地问题,至少是在现在还是没有什么确切的进展……
在打完第三个弹鼓之后,洛伊也没在过热的枪管上再多费工夫,而是直接丢下枪,爬上了楼顶,从腰间抽出一把信号枪,对着三楼里面就是一发。此时性命攸关的时刻。也不能管其会不会误伤到友军了,他现在必须用最有效的方式通知到友军——如果他们不把握好现在这的机会,就很难再从三楼逃出了,洛伊可不想看着这帮士兵最后无奈从三楼跳下之后被藏在暗处的苏联人当成人肉靶子。
照明弹进入屋内之后,果然立刻就有了回应,一个士兵露出了头看去,洛伊见到立刻挥手,示意让他们赶快突围。不过在硝烟的阻隔之下,洛伊还是看到了这个士兵面露苦涩。这个情况洛伊当然也是想过的,毕竟他们坚持到此时。应该已经不剩几人了,虽然占有先机,但是绝对的人数差距却还是让突围变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