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比前几次更为严重的,则是这回敌人的支援速度可是要比之前几次都要快的多,虽然他们还要在另一方面顾及北欧的局势,但是相较来说,西欧明显才是他们的主战场。如果苏军给予的攻势足够猛烈,他们也不是没有可能彻底放弃北欧的战略而转而全方面投入到西欧和北非的战斗上面。而这,也确实是德国及其盟友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德国虽然在与法国开战之前就开始加速生产坦克等武器装备,但是其毕竟受到了一战之后条约的禁锢,很多项目的开展相对缓慢,而生产力更是完全无法匹敌美苏两国。而反观苏联,虽然在战争初期遭到了德军相当凶猛的攻击,损失了相当数目的兵力,可是德军所攻陷之地,却鲜有军工重镇。也就说是,苏军虽然在面临危机,但是后方在生产力方面却几乎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这也是苏军装备能快速的更新换代,并且能在数量上面完全碾压德军的第一原因。至于美国,身为远在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大国,加之其比苏联的发展时间还要靠前,所以在这方面则更是要领先一步了。
(ps:此处仅仅只是指生产力,并不包括装备的水平。再者,因为当时美国远离战场,获取到的情报相对欧陆各国不知差了多少,所以在装备上面相对落后,也是情有可原。)
特洛德觉得,虽然此次作战他们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甚至在装备水平上面也是压人一头,但是就算上面再重视他们的任务,像是这样的情况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有。现在只是借着敌军稍作喘息之机,便才能给予如此之重创,但是如若当他们缓过这口气来,下面的战斗可就难说了。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兵力绝对差距的作战情况,特洛德已经是在思考战术了。在他看来,当初在北欧初期的战术或可继续一用,只是以美英法三国为主的联军能否会像苏联的北方集团军群那般缺少战斗力,这可也就难说了。
“我们到了,目标就在前面了。”在特洛德还在思考的时候,领头的那辆坦克终于是停了下来,宣告了这次作战的真正开始。
而特洛德和安德烈则是不约而同的举起望远镜看向前方,在视线的远端,一个英军的阵地伫立在那边,阵地上面包含了各种轻重武器以及之前情报之中所提到的‘萤火虫’中型坦克。虽然以特洛德和安德烈这个中队的兵力想要打上去也不是太难的一件事,但是多少也要费一番功夫。
而之所以所他们这次任务完全是协助性质的角色,那就是此时在他们边上,也早就集结好了德军的其他部队——步兵、坦克、长程火炮一应俱全。不要说把这个阵地攻下来了,就算是将这个阵地完全碾成平地的兵力都是绰绰有余。
至于此战之要义,自然不是打下这个阵地,而是向苏军展示德军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