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在北平登基称帝,异族之中乌桓无疑是表现最为积极的一个,大头领呼延硕之子呼延玉就在幽州书院之中学习汉学,此处在数月之前关于燕王称帝之时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便是远在千里之外呼延硕亦可极快的得到大汉的讯息,这一次他是亲自赶在刘毅正位之前来到北平,并极为正式的递上了称臣的降表,言辞之中全以下臣自居,须知便是献帝在位之时乌桓虽也恭顺可在名义上还未如此的清晰。
朗生初为燕郡郡守之时青岭关一战可谓让乌桓尽皆胆寒,是役之后呼延硕、金善、图葛兄弟等人便尊刘毅为兄,一方面是由于其人的盖世武勇用兵如神,但更重要的还是对方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这一点在十数年间表现的极为明显,汉族与乌桓的通商各取所需使得两族百姓尤其是后者的生计有了长足的进步,久而久之已经有很多族人不再逐水草而居,边境也形成了好几处颇具一定规模的城市。
说起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乌桓与高句丽是最为彻底的,也自然是以更为先进的汉学为主导因素,假使青岭之盟时呼延硕等人还存着半分不甘人下的心思的话,刘毅在数年之间迅速的崛起百战百胜包括对匈奴奔狼一役都让他们感受到了大汉武力的强悍,对奔狼一战几名头领私下也有过商谈,假使易地处之面对呼酌泉集全族之力的十余万铁骑,纵使图葛彪这样的混人都没有那份气魄敢与之正面决一死战!可刘毅不仅敢还通过各种jg妙的设计以弱胜强,就算没有乌桓铁骑的相助,呼延硕也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刘毅,因为当他们赶到战场之时,在那阵惊天狼啸之后便战局已定,目睹如此波浪壮阔的一战及汉军的血勇与谋略,乌桓众人都再无半点与刘毅争雄的想法。
之后的十余年刘毅一直遵守着青岭之盟中定下的盟约,将乌桓视为兄弟之邦,他的一言九鼎和无双战绩亦让族中之人佩服,在与大汉有了更多的交融之后,乌桓的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原本屈与匈奴之下的他们已然有了凌驾之势。便连更为强盛的鲜卑敢对于夫罗的部落动手却不敢加一兵一卒与乌桓众部落,其中除了对其战力的忌惮之外亦有大汉的威慑!刘毅之眼光无人怀疑绝不仅仅对于大汉子民而言,便在异族之中他也有着绝大的影响力,呼延硕对其就心服口服。
这些年来乌桓各部不但在经济与生活水平上有着极大的进步,文化方面也是一样,刘毅深知此处的重要xg,比之战争它虽然见效不快但却胜在稳定持久。此时在北漠富贵一些的头领家中都有汉家典籍甚至还有专门的教师,民间汉语的使用率也是极高,已然成了一种身份与时尚的象征,就连图葛彪都会时不时掉上两句文就更遑论呼延硕这个乌桓大头领了,本来就不缺乏长远眼光的他加上十余年来的熏陶,对大汉眼下的形势以及自己这个“大哥”他是有着深刻的认识的。
燕王未曾登基之前他便看出汉家天下已然无人可以阻挡刘毅的一统之势,而今后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与富贵很大程度上就要取决于他们和大汉皇帝之间的关系,从奔狼到司隶呼延硕对于刘毅的要求几乎无所不应,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当燕王终于登基称帝之时他就要把事情做得更为彻底!大汉南方有曹刘孙三雄,北方之处亦有匈奴乌桓鲜卑三族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似此乌桓的行动就要抢在二者之前方能让刘毅觉得他们最大的诚意,而在他做出这个决定之后,金善、图葛兄弟等人亦是赞成,对于刘毅他们与呼延硕一般的信服。
当然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断也是基于呼延硕对刘毅的了解以及对华夏历史的细致研究,雄才伟略的君主们在国力强盛之时便会毫无意外的向外扩张,很显然在呼延硕的心中刘毅绝对可称得上雄才大略,与乌桓族中燕王亦是一等一的英雄豪杰!假如大汉真的对乌桓动手他们能挡的住吗?以他对燕地实力及燕军战力的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年刘毅麾下不过六万人马就能一战破匈奴十四万联军,如今其带甲百万兵jg粮足,挥戈一击天下何人可以阻挡?
打不过就要服气,这个道理倒是北疆三岁孩童尽知,燕王刘毅天下无敌,鲜卑一时强大气焰熏天可其族中顶尖勇者别列古纳台兄弟在北平还不是被燕王一顿暴揍至今了无声息?比之呼延硕在史书之中读到的那些华夏君主,刘毅不光不逊与之更有着一身盖世的勇武,这一点以及燕军的强大也成了他说服部族长老与各头领的最好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