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时空之中曹cāo父子坐镇许都之时可是文风大盛,建安文人青史留名,一篇篇华美的文章亦是华夏传承之中的瑰宝,对此刘毅亦是从善如流决心效仿之,给书院及一众文士发挥的机会,当然这也是有主题的,奔狼赋与云台赋任选其一,相当于是后世的命题作文了。
据说当年汉光武帝刘秀微服出行曾在古寺看见一副对联,上联为“孔门七十二贤,贤贤为圣。”当下略做思索便对之曰“云台二十八将,将将封侯。”刘毅此举也是效法先祖开功臣之阁表彰麾下谋臣猛将的功绩,另奔狼一战乃是有汉对异族最辉煌的大胜之一自也应该加以颂扬,这倒不是朗生自夸战功而是想让千千万万的普通士卒亦能名垂千古,国兴民富文化必定繁荣,此中也寄托着新帝的心中期许。
在北平城皇宫对面的广场之上此时正在建立着一个占地方圆数十丈的宏伟高台,开元皇帝将会把阵亡将士的姓名镌刻其上让后人铭记他们的功勋,此高台建成之后还要略略高出宫城几许,亦在某一个角度体现了刘毅“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而奔狼云台二赋之中佼佼者的文章也能镌刻其上,对于一干文人学子们的诱惑力可想而知,不过十数ri光景,刘虞蔡邕等人之处的文章已然是堆积如山。
打天下需要武功,可治天下却需要文治,长期以来的乱世使得各路诸侯无不以武功为主,眼下南方三雄虽还未灭但天下大致的走向却已经颇为明晰,刘毅也要利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某些观点。文治武功在将来也是缺一不可,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既能让大汉威震四夷开疆扩土又能保证自身稳定的发展将会是很长时间内的重要课题。
征文此举激励的可不仅仅是一干文臣学子,对于在前线作战的将士们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将普通士卒的名字镌刻加以留存可说前所未有,由此便可见将军爱兵之心并没有因为登上帝位而有任何的改变。所谓“人死留名树死留皮。”,名垂青史不光对于谋臣猛将有着极大的吸引,对一般的士卒亦是如是,再加在燕军之中此事并非没有先例,那打不死的张十八就能接到天子专为嘉奖他的圣旨,就这一点百万燕军无人不加以羡慕,亦各自鼓足干劲要在接下来的大战中一展身手,利用宣传造势来鼓舞军民士气,刘毅此举可说是立竿见影!
自幽州开始刘毅就极为注重麾下士卒将校文化素质的提升,这一点不但体现在了燕军的战力之中,与此次作赋亦可看出端倪,各地寄来的信件之中绝不乏军中将校的手书,论起辞藻华美修饰得体他们与那些文人士子的确有些差距,可行文之中的那种赳赳男儿之气却也显露无疑,且这些人之中的很多都是那场大战的亲历者,由他们来诉说亲身经历很容易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倘若没有之前的学习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在军中出现,而刘郎纸的革新也是其中的关键基础之一。
推行此举得到的反向应该说还超过了刘毅本身的预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在社会上形成了轰动效应,随之又有两件事情的出炉将如火如荼的活动往前又再度深入推进;一为新帝登基之后颁布的考试取材方法最后一关改为殿试,将由开元皇帝亲自把关,殿试头名可称为状元及第,二乃是军中武勇之士亦可通过这样的途径得到晋升,当然除了武艺马术之外军师素养和对兵法的理解都是重中之重!第一期的考试便定在明年三月初九,这条消息一出就更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之中发挥了最大功效的乃是太子刘桓手下的宣传喉舌,而他们如今也有了自己的载体——京报,可能现在包括刘毅在内都还没能想到它在未来即将会起到的作用,绝对可以称得上影响深远之极,甚至影响的已经不仅仅是大汉疆土!当然现今京报的范围还在北平四近,它的成功推广又关联着一项足可称为划时代的技术革新,那便是活字印刷,正是刘毅的出现和器具所的不懈努力使得它比之另一个时空之中更早了数百年,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