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纮是孙策、孙权两代孙家领袖的重臣,对于老孙家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可惜的是他在劝孙权迁都秣陵后,不久就去世了。
建安十七年(212)张纮在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后,孙权让张纮回吴郡接来家眷,走在半路上张纮病逝,其年六十岁,孙权后为之流涕。
劝谏阻兵
在效忠于孙策之时,张纮就曾经劝孙策注意自身的安全,作为统帅不要盲目出阵,后来张纮随孙权出兵,仍然专注于此,并且多次提醒孙权注意防范危险。
在孙权第一次讨伐合肥之时,张纮随军征讨合肥。孙权率领轻骑准备亲自前往突击敌人,张纮劝谏说:“兵器即是凶器,战争即是凶险。现在您依恃旺盛雄壮的气势,轻视强大凶暴的敌人,三军将士,无不寒心,虽说斩敌将夺敌旗,威震敌军,但这只是偏将的责任,而不是主帅所干的事情。希望您抑制住孟贲、夏育那样的勇猛鲁莽,胸怀成为王霸的大计。”孙权接受了他的建议而放弃了行动。
回师后,第二年孙权准备再次出兵,张纮又劝谏说:“自古以来帝王是承受天命的君主,虽有皇灵辅佑在上,文德传扬于下,也要依靠武功来昭其勋绩。然而武功贵在因时而取,然后才建树威势。如今您正遭遇汉家四百年未有之厄运,有扶助危难之功业,理当暂且隐伏偃息jūn_duì ,广泛开垦农耕,任贤使能,务须崇尚宽和仁惠政策,顺应天命来施行诛讨,这样就可以不劳师动众而天下平定。”于是孙权便停止了军事行动。
临死留笺
张纮在临死前,他授意儿子张靖给孙权留下书笺说:“自古以来有国有家之人,都想修治德政来兴隆盛世,至于他们的治理,大多没有理想的结果。并非没有忠臣良将相辅佐,不是不明白治国的根本,而是由于君主不能克服自己的好恶情感,不善于听取意见。人之常情是畏难趋易,喜好相同的意见而讨厌不同的意见,这与治世法则正好相反。《易传》有言‘从善如登山,学坏如崩山’,是说学好不容易。君主继承数代相传的基业,凭借自然的趋势,掌握着驾御群臣的八柄权威,乐于做好做的事、听好听的话,无须向他人索求什么,而忠臣心怀难于进用的治国之术,说出逆耳的忠言,两者不能相互合意,不也是理所当然吗?不合就会产生隔阂,巧言令色之人便乘虚而入,君主就会被假忠迷惑眼睛,贪恋小人的恩爱,于是贤愚混杂,长幼失序,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人情关系扰乱了正常的统治秩序。故此圣明的君主醒悟到这一点,如饥似渴地寻求贤才,不厌其烦地接受忠谏,克制感情、减抑****,为了道义而割舍恩爱,在上者无偏颇错误的任命,在下者也就绝了非分之念。您应当加以三思,忍受辱垢、掩藏锋芒,以成就仁义泽被天下的大业。”张纮卒年六十。孙权看了他的遗书涕泣交流。
张纮在三国历史上还有相当的成就,陈琳曾经著有《武库赋》,张纮读后写信称赞陈琳的文才。陈琳却说与张纮及张昭两人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他著有诗赋铭诔十多篇。
三大功劳
张纮是江东集团的重要人物之一,和张昭一起被合称为“二张”,陈寿就有评价“张纮文理意正,为世令器,孙策待之亚於张昭,诚有以也。”
另据《江表传》记载,在孙权掌权时,他对群臣大多直接称呼其字,唯独称呼张昭为张公,称张纮为东部,可见孙权对二人的器重。
张纮一生中对于孙吴集团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为孙策提出了“江都对”;第二,是在孙策死后,劝阻曹操南下;第三,就是向孙权提议迁都秣陵。
“江都对”是江东集团第一个系统的战略方针,张纮在孙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坐南望北”的战略目标,本来孙策最初的目标只是占据吴郡、会稽等地,作为朝廷的外番,为父复仇,而张纮则认为天下大乱,英雄则应该乘势而起,孙策在占据扬州二郡之后,应该进一步控制扬州和荆州,然后凭倚长江,目标至少是齐桓、晋文这个等级。张纮也是东吴集团中最早提出占据长江以南扬、荆二州的人物,毕竟他在和孙策谈这件事情的时候,实际上东吴集团还不存在。
而在孙策死后,江东集团陷入短暂的混乱时期,这个时候继位的孙权急需要稳定内部,而张纮成功的劝阻曹操在此时南下就很关键了,首先曹操当时实力强大,又刚刚在官渡打败了袁绍,是可以抽出手来的,另外曹操还拥有大义,如果曹操借助朝廷的名义再出动足够的jūn_duì ,会对于孙权的地位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说张纮这次劝谏暂时打消了曹操对于孙权动手的意图,为孙权稳定内部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最后一大功劳就是劝谏孙权迁治所到秣陵,这并没有什么好说的,日后秣陵改名为建业,成为了南中国长期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张纮在这一点上极有先见之名。
历史上的张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