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曾经评价周瑜:“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这在正史上是一不错的,和同样早逝的郭嘉、庞统之流不一样,周瑜本人的才能甚至可能高过了他在后世的名声。
在谋略上,周瑜可以不比荀攸、诸葛亮等人差多少,在军事上,周瑜更是三国历史上主要将帅中唯一一位的全胜记录保持者。(注1)
【谋略之才】
建安七年(0),曹操要求孙权质子,当时大臣们众纷纭,张昭、秦松等重臣,也是犹豫再三,不能决断。这个时候是周瑜力主孙权拒绝曹操的要求,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建安十三年(08),曹操占据荆州后,准备顺江而下入侵江东,当时大臣多主张投降,此时是周瑜为孙权指出了曹军诸多缺陷,力主一战。
之后,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趁机夺取刘备的jūn_duì 和势力,但此事遭到了鲁肃的反对,孙权也觉得风险太高,遂放弃。此事综合来看,周瑜的提议风险高收益高,而鲁肃主张稳妥为上,周瑜和鲁肃谈不上谁对谁错。
建安十五年(10),周瑜向孙权提出了攻取益州的意见,当时周瑜是谋划占据长江之南,然后联合马超等人共同对抗曹操,是乃为“二分天下”。
周瑜的这个提议和当年张纮对孙策提出的“江都对”和鲁肃对孙权提出的“榻上对”不谋而合,也是孙吴集团的终极目标之一。
周瑜在东吴集团实际上并不是什么谋士,所以他提出的意见也比较少,但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历史上周瑜更接近于孙吴集团的执行者,而不是谋划者。
【全胜统帅】
周瑜在三国历史上无论是为将还是为帅,均未尝一败,是那个年代里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胜将帅。
在周瑜追随孙策之时,他是孙策麾下诸将之一,因为孙策只有在刚刚出道时被山贼虐过一次,其后百战百胜,所以周瑜追随在孙策身边,自然也是未曾一败。
兴平二年(195),孙策率【【【【,军南下,周瑜前来帮助,他们先克横江、当利,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江乘,进入曲阿最终成功逼走刘繇,取得了战事的胜利。
其后周瑜北还,于三年后再次南下投靠孙策,并且被孙策委以重任。后周瑜随孙策攻打江夏,途中转而进攻皖城,克之,后进攻寻阳,大败刘勋,然后讨江夏,击败黄祖,又回兵平定豫章。
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周瑜开始了自己独自领兵作战的生涯,他也开始由将领转变为了统帅。
建安十一年(06),周瑜率孙瑜等讨伐麻、保二屯,斩其首领,俘万余人。江夏太守黄祖遣部将邓龙率数千人进攻柴桑,周瑜率军反击,击败来敌并且俘虏了邓龙。
建安十三年(08),周瑜先是随孙权讨伐江夏黄祖,取得大胜,后率领四到五万孙刘联军在赤壁和曹操展开决战,在这次决战中周瑜采取了黄盖的诈降之计,一举击溃曹军。
次年,周瑜率军延江而上,进攻由曹魏大将曹仁驻守的江陵。周瑜先派甘宁前去占据夷陵,在夷陵被曹仁所包围后,周瑜采取了吕蒙的建议,率军解除了甘宁之围,并且大败敌军。后周瑜包围江陵,亲自督战鼓舞士气。中流失受伤后为了稳定军心更是奋身而起,巡视各营,激励将士杀敌,最终成功逼退曹仁。
可惜的是周瑜后来还准备出征益州,但于路上不幸去世。
周瑜在孙策时期为将,追随孙策攻无不克,在孙权时期为帅,率领大军战无不胜,如果不是周瑜去世过早,历史上周瑜极可能打下益州,那样孙权和曹操将会划江而治,三分天下的局面估计就不会出现了。
【人际关系】
历史上周瑜为人宽宏,只有程普与他不睦。据《江表传》记载,程普认为自己年长,经常凌辱周瑜。周瑜却不以为然,降低自己身份,始终不与他计较,后来程普敬佩服从重视他,对别人:“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
另外虽然《三国演义》中关于周瑜和诸葛亮之间有着很多记载,“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更是路人皆知,但在正史上,周瑜和诸葛亮的交集并不多,虽然周瑜和诸葛亮在各自集团中的位置有些类似,不过周瑜活着的时候,孙权集团势力远远强于刘备的势力,周瑜本人又因为赤壁之战名扬天下,那时的诸葛亮实话是远比不上周瑜的。
【曲有误,周郎顾】
据周瑜年少时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由于周郎相貌英俊,酒酣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姿。当时弹奏者多为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甚至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
【后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