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娘忙携了方氏的手。牛文小说~网看小说
“都胡说些什么呢”她嗔怪道,“这婚姻大事,自有长辈做主。哪能说,和离,就“和离”说,求去,就,求去,。称既然惦记着家里挂念你的母亲,就不可如此任性才是。”又道,“你先退下去吧我还有些话和你婆婆说”
方氏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低声应“是”曲膝行礼要退下去。
那边三夫人已忍不住道,对十一娘道:“你什么话也不用说这休书,写定了”
走到门口的方氏身体微微顿了顿,这才撩帘而出。
十一娘一面朝着宋妈妈使眼色,示意她退下去,一面道:“三嫂消消气。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好歹也跟我说一说,让我心里有个底才是。”
“她刚才不是全告诉你了吗”三夫人冷笑,“她克夫。方家竟然瞒着我们,把她嫁到了我们家。”说到这里,她有些激动起来,“要不是因为给俭哥儿说话,我还被方家瞒在鼓里,只怕到死都不明白,“”说着,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十一娘。
原来,自三夫人回了山阳后,就开始帮徐嗣俭相看,想找个能和方氏媲美的二儿媳来。结果别人一听说她的长媳有两万两银子的陪嫁,纷纷表示出不起这样的嫁妆。她只好嘱吩媒人,她只选姑娘的人品,不挑姑娘的陪嫁,但那些人家还是婉言拒绝了媒人的提亲。一来二去”她不禁有些着急起来。特别是凤翔知府的小女儿,比方氏还出众。她想着自己虽然是高攀,可也不是没有机会的。就趁着一次庙会的机会特意去碰凤翔知府的夫人。这才知道方氏克夫的事。
“他们这是在方家骗婚,这样的媳妇,我们家无论如何也不能要的”三夫人义愤填膺地道,“凤翔知府的夫人说了,她的女儿决不能和这样的人做妯娌。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就是后悔也来不及。”
十一娘很是无语。只好道:“三爷知道吗”
三夫人表情一滞,有些心虚地高声道:“这种事我怎么好意思和三爷说。那方氏要是知道廉耻”事情败露,就应该主动求去才是。竟然还有脸把娘家的兄弟叫来和我们家说什么和离他们哪里把我们永平侯府放在眼里了我们要是不给点教训,只怕要被方家骑到头顶上了”
也就是说,三爷不知道。
难道是因为这桩婚事是她订苒,现在出了事,她不好意思跟三爷说
十一娘思付着,端起茶盅来啜了一口,淡淡地道:“既然大嫂已经拿定了主意”我也就不再多说了。只是和离也好,休妻也好,总要告诉侯爷和三爷一声才是。还有太夫人那里,也要去打接呼为好。”
三夫人听着有些不自在,忙道:“我这两天不知道是被方氏气糊涂了,还是急急地山阳回来受了累,心口疼得厉害,怕太夫人担心,所以才没去给太夫人问安。你回去跟太夫人说一声,明一大早我就过去给她老人家问安。”
“三嫂的话我一定带到。”十一娘笑看着,道,“不过,三嫂既然打定主意要休妻”有些事,还要是仔细思量一番才是。这,七出,里面,大少奶奶到底犯了哪一条”
三夫人一怔。
十一娘就沉吟道:“无子,大少奶奶成亲还不到一年,于情于理都不能算是理由;不事舅姑,三嫂走之前还到处夸奖大少奶奶为人孝顺懂事”三嫂走后大少奶奶每天去给太夫人晨昏定省,从不断更,这一条显然不符合;恶疾”大少奶奶自嫁到徐家,连个头痛脑热的时候都没有:妒忌,勤哥儿没有妾室,两个通房如今好生生的,也谈不上。口舌,家里从太夫人到孩子,哪个看到方氏不是欢欢喜喜的;至于yín 佚、盗窃,那就更没有可能了。
三嫂,你倒说说看,这妻,怎么个休法”
“这,这”三夫人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或许是我多心了。也许三嫂去见太夫人的时候,太夫人根本不会问起这些事。”十一娘说着,笑着站了起来,“时候不早了,再晚一些出门就要遇到禁宵了。方氏一日是你的媳妇,她一日就是徐家的大少奶奶。你不看僧面看佛面,有些事也给她留几份后路,像今天这样一棒子打死,勤哥儿脸上也没有光了。我明天就等大嫂过去,也好商量个对策出来。”
三夫人连连应“是”亲自送她出门。
方氏站在院子里,见她们两人出来,犹豫了片刻,还是迎了上去:“四婶婶,我送您出门吧”
三夫人看也没看方氏一眼,一面径直往外走,一面笑盈盈地和十一娘说活着:“我走的时候,谨哥儿才刚做了周岁礼。小孩子一天一个变化,如今只怕能说会跳了”
十一娘一面笑着朝方氏点了点头,一面应酬着三夫人:“前几天刚开始学说话。一开口口就是四个字,又宏亭又清楚。这此日子我想教他多说两个字,就是不成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是个木讷的人”
三夫人看着,对十一娘的在态度更发的亲昵了:“我们家哪有木讷的孩子“”
和十一娘边说边往垂huā门去。
方氏知道三夫人是想用这种方法让她难堪,然后达到排挤她的目的。
她一句话也没有说话,默默地跟在两人的身后到了垂huā门。
有小丫鬟匆匆赶了过来:“夫人,三少爷说肚子不舒服”
三夫人一听,急起来:“怎么个不舒服法你跟我说有什么用还不快叫外院的去套车,给三少爷请个大夫来”说着,歉意地朝十一娘笑了笑,“我就不送你了。你慢些走。”
那小丫鬟没有动脚,朝方氏望去。
方氏忙从衣袖里掏了个对牌递给那小丫鬟。
小丫鬟这才飞奔而去。
十一娘不动声色,道:“既然是俭哥儿病了,我也去看看吧”
三夫人担心儿子,也不和十一娘客气,两人一起去了徐嗣俭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