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刘备的日常> 1.147 药到病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47 药到病除(1 / 2)

临乡的官田,并非一成不变。


不断有流民举家前来。先在临乡沿官道设立的十数个流民营地暂居。营地内设粥棚、汤池、医帐、隔离营区。举家入驻,调理好身体,便会被分到临乡各城安居。


每有一户流民入住,官田便要分出五十亩。现有的两百万亩,不过能分四万户。按照流民家庭大致的人口组成,一户不过四五人。夫妇二人、一两个半大孩子,或有一两位六旬左右的老人。


家中初生幼子和耄耋老者,皆未能抵达临乡,夭折或是病死于半道。


从《临乡集薄》上的人口数据,便可见一斑。


“年八十以上两万一千四百六十五,六岁以下廿三万七千四百八十七,凡廿五万八千九百五十二。”


“年九十以上三千四百九十人,年七十以上受杖一千六百九十三人,凡五千一百八十三,多前四百卅八。”


临乡百万人口中。年纪在八十以上者,只有两万一千四百六十五人。年九十以上,更是只有三千四百九十人。临乡本是一片白泽,别无寸土。百万人口中,绝大多数皆是新晋移民。而流民又是移民中的大头。能够辗转千里,一路风餐露宿,抵达临乡的,多半是年富力强者。老弱皆不幸死于半道。


那为何六岁以下儿童,却有二十三万七千四百八十七?


原因也很简单。抵达临乡后,生活富足,于是这二十三万多是新生儿。临乡的人口组成,正如国之初。年龄结构偏轻,劳力充足,无过多老人需赡养。锐意进取,偏向对外扩张。


如前所说。通过上计,朝廷能掌握各地诸情。


关于临乡的众多信息,皆藏在这一列列枯燥无味的数字之后。诸如大鸿胪、御史大夫、大司农等,朝廷重臣,通过《集薄》必然能得出许多关键信息。


看似无为而治的大汉,却拥有严密的监督体系。且能对天下各地,进行细致的数据量化。实在是太强悍。


单单一年一度的上计,便可见一斑。


也得益于对治下人口、田亩、收支的科学统计,刘备可以未雨绸缪。规划下一季的生产生活。比如,稻收完毕。刘备便第一时间抽调人手,对治下各处粮仓进行增修扩建。


临乡“城、邑十,港八,仓十,关一,砦二”。


城邑十座。港口八座。粮仓十座。关城一座。水砦两座。


十座粮仓中,有八座位于港口。剩下两座,皆是城仓:一座位于督亢,一座位于南关。督亢城仓,为临乡最重要的官仓。田赋收缴、米粮支出,皆出此仓。因位于督亢坡顶,四面被干栏重楼围绕,易守难攻,却也无从扩建。


南关城五百石的城仓,规模已然足够。容粮过巨,反倒风险骤升。若贼人全力围攻,必乱军心。


鸡蛋还是不要放在一个篮子的好。


剩下便于扩建的八座粮仓,皆是港仓。


南港、西林港、郦城港、东港、督亢港、大利港、南广阳港、平曲港。


南港便是临乡港。东港便是益昌港。除去拆除港口的楼桑,剩下十座城池皆有港口。粮仓建于港口,乃是为便于漕运。仓储亦有独立的体系。皆由督亢城仓下辖管理。刘备擢升大兄刘文为食俸六百石城仓令,便是为了管理临乡粮秣。


时下钱粮自然最为重要。将粮食交给刘氏一族管理,正当其用。以老族长为首的刘氏宗人,从此再无怨言。便是此因。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