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地点:县衙,由县令亲自面试。
告示贴出后,很多人不敢置信,不过看到告示底下那鲜红的大印,以及从村长那儿得到确切的消息后,才相信这不是自己在做梦。
一时间大家奔走相告,众人议论纷纷。有高兴的,有疑惑的,有赞扬的,有讽刺的。高兴的自然是那些因家庭贫困孩子上不起学,而对孩子前途感到担忧的家长。疑惑的则是那些家境宽裕,孩子能上学的家庭,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办这种学校。赞扬的则是那些比较务实的人,认为不管学什么,只要能认识几个字,不当睁眼瞎,而且以后能有一技之长傍身就行。讽刺的则认为,这是什么学堂啊,算学也就罢了,竟然还教人种地、养鸡,还有木匠、瓦匠。真是荒唐!
不管人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小寒是一直处在兴奋之中,她这几天和韩桂宁、立夏、何牧一起在做学校校区规划,并且在着手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
“这里是教学区,这里是校舍,还有这里可以划出来做厨房,厨房旁是菜地,菜地边上是猪圈、鸡舍……”
小寒喋喋不休地说着,她说一句,春分便答一句好,不管她说什么,春分都说好,两人都兴奋极了,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副副美丽的画面。
韩桂宁几人都微笑地看着他们俩,眼里都是宠溺。
林进财和陈氏知道儿女们在干大事,自己帮不上忙,就尽心尽力做好后勤工作:做饭、带孩子。
林进财自从经历过这起官司后,看小寒的眼光都不同了,眼里面甚至带着尊敬,说话时语气略带讨好。估计是觉得自己之前的话有些过分,而小寒在县衙里的言行又把他惊到了。他这下才发觉,女儿不是一般人,自己不能用一般人的眼光去衡量她。
小寒倒是察觉到了林进财态度的转变,心下有点好笑,但是她觉得这是好事。因为自己这个爹确实是有老实懦弱的毛病,经历过打官司这件事后,料想他以后不会再干涉自己的事了。
楚昭这几天则消失了,只说是去山里寻找药材,却没说原因和用途。小寒知道他们江湖人都是这样,所以也不算奇怪。
经过朱铭的同意之后,小寒决定把修建校舍的事情交给林氏宗族的人。一来,是为了感谢这次官司中他们的大力支持;二来也是为了节省人力物力,一切都从本村就地取材、就地用人,可以节省成本;三来是为本村村民增加收入,也算小寒造福村民吧。
而朱铭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是欣然同意。这样既可以讨得小寒的欢心,又能节省费用,何乐而不为呢。
林朝远非常激动,他敏感地察觉到,林氏的机会来了。修建义学,这不仅是清河村的大事,同时也是东琅镇的大事,连县太爷都非常关注,到时候会下来视察。如果干得好的话,那林氏宗族从此后在全镇乃至全县就出名了。林氏,就要兴旺发达了。
所以他召开了全族会议,告诫众人一定要好好干,不能给林氏宗族丢脸。
他本来想亲自去操心这件事的,但他老了,所以一应事宜都交给儿子林辉东负责。
林辉东自幼得父亲的教导,是一个办事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的人,平日在族人中也很有威信。他召集了匠人,选好了地址,又按照小寒的规划画好了图纸,便于二月初二开始动工。
春晖义学校区就设在清水河南边的一大片荒地上,共占地二十亩。林辉东选好地址,和村长唐大海一说,唐大海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能不同意吗,这可是县令大人亲自下令的。这节骨眼上,他敢添乱吗?而且,他也知道,这一次村长换届,不可能和姓唐的有什么关系了。
他真是有苦说不出,当初林进财家遭难时,就不应该落井下石,而应该去劝唐大山,以和为贵,不要闹上公堂。结果自己虽然没有助纣为虐,但是也在其中推波助澜了。结果唐大山官司输了,林家却因为办义学的事得到了县太爷的支持,后台更硬了。
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所以他为了唐氏族人的将来,不仅主动承担了到衙门办理建校手续的一应事宜。还出面号召村民为建义学义务出工。不得不说,他并不是一个良心多坏的人。
但是小寒怎能让村民义务干活呢,反正是姓高的出的钱,就当是为村民谋福利了。所以小寒小手一挥,一天八文钱,不管吃。
村民们都很高兴,这个工钱是相当高啊,和给镇里的大户人家打零工还要高。最重要的是当天结算工钱,而且是在村里干活,离家近啊。
于是村民纷纷来报名,小寒便让立夏、何牧和春分在院子里支起两张桌子负责登记。只要来报名的,符合条件的,不管是姓什么,一律都允许。
“别吵,都排成两队,一个一个来。”立夏坐在桌子前,神情严肃地说。春分也跟着喊,清脆的声音让闹哄哄的现场慢慢静了下来。
但是总有那么几个不和谐的声音存在:“哟,这有了靠山就是不一样啊,尾巴都翘起来了,鼻孔都朝天上看了。”
立夏定睛一瞧,是姓唐的,而且是跟唐大山家走得近的。他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初自家遭官司的时候,妹妹都跟自己说了,谁家对自己家好,谁家幸灾乐祸、冷嘲热讽。本来妹妹说,这次办义学是大事,为免节外生枝,暂时不追究那些人的责任,待到以后自家兴办米粉产业时再说。
没想到,人无伤狼意,狼有伤人心。看看,真是,找茬的就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