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现在除了兵谏之外,再也想不到别的办法,而他以前跟着李世民时,干过兵谏的事,玄武门事变其实就是一场兵谏,只是结果比普通的兵谏血腥些罢了。
长孙无忌看向王平安,心想:“不能把我要发动兵谏的事情,提前告诉他,他肯定不敢。而我一旦发动兵谏,杀掉武妖女,皇帝必会和我翻脸,实在不行,我也奉他做个太上皇吧。治儿这孩子没啥大出息,本来以为他没有出息,所以正好听话,可现在看来,他又没出息,又不听话。如此一来,还要他当什么皇帝?不如立了李忠那小太子当皇帝吧,小孩子想不听我的话也不行!”
心中打定主意,长孙无忌道:“罢了,一切事情,等咱们回长安后,找褚遂良他们商量着办吧,估计要想铲除武妖女,这事怕是短时间办不成啊,得从长计议才成!”
王平安连忙点头,道:“从长计议最好,啥事都慢慢来呗,能不伤和气,最好不要伤了和气。”他嘴上是这么说,可心里却想着,等回到长安后,他就去找武媚娘,只要能让他去封地,不再长安朝廷里淌浑水,那他就赶紧走,武媚娘和长孙无忌的斗争,他可不想搀和。
长孙无忌和王平安两人各有算盘,心中想的和嘴上说的,全都不一样。
长孙无忌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准备好回京事宜吧,这次回京,不能说是得胜还朝,可却也算得上是班师回朝,老夫认为,你应该把所有的侍卫都带上,还要向阿史那奇钵儿要一队精锐兵将,用来向长安百姓夸武,让他们看看,是什么样的jūn_duì ,只一出动,就把高句丽给吓投降了。”
王平安却摇头道:“这个,似乎不妥吧?夸武夸的应该是咱们大唐府军才对,怎么夸起突厥兵来了,这不是等于在说突厥兵比咱们大唐府兵,还要威猛么?”
长孙无忌脸一沉,道:“无病,你有这种看法,可让老夫失望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管是突厥兵也好,大唐府兵也罢,都是天可汗,我当今皇上的臣子,都是他的jūn_duì ,何分你我?”
他顿了顿,又道:“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顾虑,那也好办,至多让突厥兵在进京时,穿上咱们大唐府兵的军服也就是了。这也算是我大唐教化之功,把原本的蛮夷之兵,变成了王师,这可绝对算得上是功劳一件啊。难不成你还嫌功劳太多么?”说罢,他哈哈大笑。
王平安心想:“功劳多少,对我来讲已经不重要了。不过,他干嘛要突厥兵进入长安,怕是不象他说得这么简单吧?”
王平安问道:“舅父大人,那该带多少突厥兵进京呢?太少了不好,可太多了更不好啊!”
长孙无忌想了想,道:“你有三千侍卫,这些兵将算不上多,不如再带五千突厥精兵吧,凑成八千之数。八千虎贲入京,不管是用做仪仗,还是夸武耀威,都是正好之数。”
王平安这才算是稍稍放下心来,八千人确实不算多,而且自己也好管理,不至于出什么妖娥子。他点头同意,立即提笔给阿史那奇钵儿写信,让他调五千精兵过来,用做带回长安,夸武之用。
此后,又等了几日,高句丽的阿史那奇钵儿便把五千精兵派了回来。阿史那奇钵儿得知要这些兵将是用来进长安夸武的,自然不敢怠慢,不但兵将都是挑最高大威猛的,就连战马都是挑最好的。
突厥精兵一到,王平安立即把军需事宜转交给一名突厥大将,让他把军需都送进高句丽,一年半载之内,高句丽就可着阿史那奇钵儿去折腾了。
王平安和长孙无忌则带着八千兵将,返回营州,取道幽州,往长安进发。
路上,接连收到褚遂良和房玄龄送来的书信,信上所述事情,愈发的严重。武媚娘已然开始着手在卫府中安插亲信了。就因为李绩当初没有表明立场,和了把稀泥,武媚娘便认为他好欺负,给他加了太尉称号,把兵权架空,又把尉迟恭给架空了,她已然掌握了两支卫府jūn_duì ,带兵的大将军都是她新收的心腹。这些心腹,领兵打仗不见得有什么本事,可靠整自己的上司,从而往上爬,却个个都是高手。
武媚娘又往大理寺安排了人,第一个被升赏的竟然是狄仁杰,因为狄仁杰是她的“妹夫”,因为狄仁杰要娶武小妹呀,实在亲戚,当然要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