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由于此前辅兵与民夫都是临时征调,在与战兵的配合上多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再加上军屯事业的迅速发展,赵旉逐渐意识到,在精锐的两个战兵师之外,再组建一些二线部队也是很有必要的。为此,赵旉想尽了办法,甚至不惜走**的门路,总算让父亲赵构下旨再拨给他两个重要的人才,分别是原西军吴玠麾下极重要的大将郭浩,与位高权重的荆南镇抚使解潜。
郭浩曾是吴玠手下最重要的大将之一,若论军事能力,他较另外一位大将杨政稍逊一筹;而若论勇猛,他不但比不上西军一猛将王俊,甚至也比不上相对来说更擅长练兵与指挥的吴璘。但是,郭浩的攻城能力却是西军第一,而更难得的,是他居然拥有即使在文官之中也极为罕见的内政才能。王彦当初离开金州后又过了一年多,此地由郭浩率军数千人接管,而这块原本贫穷的土地也迅速繁荣了起来。
因为金州向来贫穷,所以当初王彦驻守此地每年都得由朝廷拨给数十万的钱粮,可郭浩接管之后,从第二年开始,不但不向朝廷伸手要钱,反而还多次上缴钱粮贴补国库,每次都在十万贯以上
郭浩这样的军政全才自然早就引起了赵旉的觊觎,然而郭浩是西军大将,要想将他挖走的话,不但会因此得罪吴玠,而且就是郭浩自己也未必会答应,毕竟他的年纪要比吴璘大上不少,基本没有希望等到赵旉将来当上皇帝的一天,这从龙之臣的身份未必会有多大的吸引力,而赵旉现在所能给出的官位和待遇,他早就得到了。
然而,正如历史上发生的那样,吴玠因为“宋万年事件”与郭浩反目成仇,甚至到了随时可以刀兵相见的地步。这时,赵旉要将郭浩弄走就没有太大的阻力了,而且还能同时赢得双方的感激,可谓是一举两得。
其实这所谓的“宋万年事件”,根子却在赵旉的老爹赵构身上。自从西线战事停止之后,赵构发现吴玠在川陕的势力已经渐渐有了尾大不掉之势,再加上川陕交通不便,正所谓“山高皇帝远”。而且,战事一停,西军官兵没了立功的路径,歪门邪道的想法必然会随之滋长,而吴玠的表现也确实日益跋扈,赵构不由心生警惕。
经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人事调动,大宋传统的“以文制武”体制在川陕重新建立了起来,为此赵构不惜对吴玠未经请示便擅杀多名地方官吏的劣迹视而不见,以作为对吴玠的安抚。尽管如此,由于新任川陕宣抚使胡世将能力有限,吴玠的势力虽被大大限制,却依然牢牢掌握了将近六万的jūn_duì ,一旦他真的造反作乱,南宋就算能够平定也得脱掉几层皮。于是,赵构便又对吴玠的一些部将动起了心思,而西军大将郭浩则成为了主要的突破口。
郭浩是北宋末年的西军名将郭成之子,与吴玠是同乡,也是吴玠早年的老上司。富平之战后,他率部分溃军跟吴玠上了和尚原。因人少势单,郭浩反倒受制于吴玠。蜀口三战的胜利,使吴玠成为一颗新升的将星,也使郭浩更为黯淡无光。但郭浩若论综合才能,并不在吴玠之下,昔日又是吴玠的上级,心里自然愤愤不平。在赵构的纵容与挑拨下,两人的矛盾持续升级,最后终于因为“宋万年事件”彻底决裂。
宋万年时任利州路提点刑狱,郭浩时任利州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利州,两人关系一直很好。一日,吴玠查到宋万年有通敌嫌疑,先让郭浩逮捕宋万年进行审讯,但郭浩却说宋万年并无通敌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