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医宋>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举多得(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举多得(三)(1 / 2)

第三百五十五章一举多得(三


因此赵?只能设法从日本(其实高丽也可以,距离比大宋近得多,而且正常年景粮食也有结余,但高丽无论人口还是耕地面积都不如日本,而且又一直与大宋关系不睦,而且赵?对于高丽还有一些别的想法,就将其排除在外了。)获得粮食,他此前估算日本潜在动员力的时候,就发现日本的农业技术虽然在当今世界上也算不错,但与大宋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与在陈?以及他的弟子们指导下粮食亩产连创新高的卫藩更是无法相比。因此赵?不由生出一个念头,如果派人指导日本的农民,提高他们的粮食单产,日本不就有余粮可供出售了吗?而且这样一来可以还掉日本的“人情”,以后对其开战,国内反对的声音总会小一点,没办法,民主政体(大宋“虚君实相”的政体在这个时代的世界上绝对算得上是最民主的了,民主本来就是个相对概念,真正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从来就没出现过,历史上留下记录的始终只是极少数人。)就这一点不好


经过多年来的大力培养,如今卫藩的基层农技人员已有上万人之多,赵?只需抽调其中的一半,就可以在日本这个土地狭小的小国收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反正日本会说汉语不在少数(这个年代日本人对中国的崇慕之心极为高涨,皇族与公卿不会汉语是没脸见人的,武士与僧侣之中也有很多精通汉学的人才。),所以不必担心找不到足够的翻译。不过若日本也如中国一样是中央集权的制度,赵?恐怕就只会是白忙一场,因为官僚系统的低效率是众所周知的,而且那些官老爷与上流人士也很少有人会愿意整天与农民为伍,更别说替他们翻译了,那样的话恐怕农技改进的成效没有几年工夫根本看不出来,而到那时近百万的大宋“难民”早就都饿死了。而在领主制下,田地收成如何,会直接影响大小各级领主的利益,他们的积极性自然远不是缺乏“主人翁意识”的大宋官僚可比,因此当年就见到了明显的效果。


在获得卫王府慷慨提供的先进农业技术后,日本的农业生产有了一个大幅度的飞跃,绍兴十六年第二季收获之后,他们便有足够的余粮提供给那近百万大宋“难民”了,虽然暂时还不够他们全部吃饱肚子,但至少可以保证没人饿死,而随着其后两年日本粮食持续增产,这些可怜的人们终于在异国的土地上重新过上了温饱的生活。


赵?费了这么大力气,万一那些日本人丰收后却不肯卖粮给那些大宋“难民”,或是漫天要价的话,那他就成了冤大头了。因此早在派人援助日本之前,就已经跟日本各地的领主事先沟通过,要他们必须保证将余粮投入市场,如果试图囤积居奇的话,卫王府不但会中断对该藩的技术与人才援助,还会给予其对头更大的支持(在封建割据的制度下,每个领主都有不共戴天的世仇,其中多少有着天皇与朝廷默许甚至纵容挑拨的原因,若不是这样,日本天皇的位子也未必坐得稳了。)。在赵?的恩威并施之下,很少有哪个日本领主会自寻死路,不按他的要求去做,反正粮食储存太久也会霉烂,总是要拿出来贩卖的,何况赵?开出的价格也确实算得上公道。


另外,由于那些大宋“难民”人数太多,抵达日本九州南部后挤占了不少当地人的地盘,不要说是日本朝廷了,即使是平家这样的亲宋派,对此也颇有微词,毕竟南九州是他们家的势力范围,那些宋人赖在那里不走,他们可是直接的受害者。对此,赵?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他一方面将那些人中分流一部分到琉球、鹿儿岛,另一方面又向日本政府买下了两个此时还未充分开发的“荒岛”,同时还出兵抢了高丽的耽罗岛(注并在这些岛屿大兴土木,准备将它们全部建成港口城市,其中琉球群岛要建成一个由数十个大小城市组成的海上城市群,以期其在将来成为大宋东跨太平洋的第一个跳板。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