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二
吴?是南宋初期诸位大将之中最善守御(不是守城,那是陈规的专长,吴?厉害的是野战中的防守反击。)的一个,吴拱身为他的长子,也继承了这一长处。但有意思的是,在诸多陆军兵种中,吴拱最擅长指挥的却是更适于进攻的骑兵,这就形成了一个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虽然吴拱其才不在乃父之下,可此前十余年间所取得的战绩却是平平(相对于他的父亲和叔叔来到绍兴二十年的时候他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团长(像吴拱这种始就能从营级军官干起,也就是说他十年时间只升了一级,以他的家世和赵构父子对吴氏兄弟的看重,升迁确实够慢的了。),直到神州九卫建立后,高级军职腾出了大量空缺,吴拱才得以晋升为师长。
不过,没人知道这其实还是赵?特别关注的结果,否则吴拱还不知道要到什么年纪才能升职,赵?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吴?的关系,而是由于吴拱这个人本身。在赵?记忆中,历史上的吴拱拥有不逊于其父亲和叔叔的才能,却因为生不逢时,并没有多少参战的机会,因此没建立多少功绩就过世了,实在是令人惋惜,因此当初吴拱考入(其实以吴拱的出身,是可以直接入学的,但这个骄傲的家伙还是老老实实地参加了入学考试。)大宋中央陆军学校之后,赵?就对其予以了特别的注意。
吴拱在军校学习期间并没有给他战功赫赫的父辈丢脸,各项考试成绩都在年级中名列前茅,但真正令赵?对其刮目相看的,还是其三十岁时在卫军内部刊物上发表的一篇军事论文。自古以来,骑兵一直(尤其是马鞍、马镫等辅助道具发明以后)都以机动力与冲击力这两大优势而成为了自动火器出现之前无可取代的野战之王,因此在骑兵的编训与应用上,要么是追求机动力(即轻骑兵)、要么就是追求冲击力(即重骑兵),而绝少有将其用于防御作战的例子。
但吴拱却在他的论文中指出,若是一支骑兵具有极强的守御能力,那么只要运用得当,便可以以少量兵力突入大批敌军之中,成为一个难以拔除的钉子,再配合适量友军在外侧击,就可以形成“中心开花、里应外合”的有利局面,从而战胜兵力远多于本方参战兵力的劲敌。吴拱的这篇论文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即使是他的叔叔吴?都觉得他的思想误入歧途,但赵?却由此想起了记忆里朝鲜战争中美军对于坦克的运用,他们常常以少量坦克切入志愿军(打朝鲜人民军太容易,一般的空地协同就行了,用不到这种战术军势,抢占有利地形后以坦克作为天然的防御工事抵御志愿军优势兵力进攻,由于志愿军缺乏反坦克武器,即使集中再多的兵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消灭,反而会因为美军的空军和炮火优势而蒙受重大伤亡。同时,由于坦克机动力极强,志愿军想要放过他们不打也很困难,想甩都甩不掉。因此,美军只需要很少的兵力就能牵制住志愿军的大部队,而营造出众多的歼敌机会,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好几次重大失利都是这种情况,若不是志愿军在战略层面以及单兵素质(志愿军战士不光是不怕死,而且由于老兵众多,在战术素养以及射击、投弹、越野行军等基本军事素质上也比大部分美军官兵更加出色。)上占据优势,恐怕打成平手都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