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一般150毫米口径*炮的射程一般在9-12公里左右,射程要远远小于华东政府制造的155毫米口径汽车牵引*。这主要是由于这个时代的陆军火炮由于移动难度大,因此径倍都不太大,一段在20-25之间,最多也不超过30,如果径倍再加大,就会增加火炮的整体重量,从而进一步加大了火炮的重量,只有88毫米、100毫火火炮的径倍可以达到35-40,不过由于这些火炮的口径太小,既使增加径倍,射程进只能提升到10公里左右。
而华东政府打造的240毫米口径装甲列车炮,自行200毫米口径*炮155、毫米口径汽车牵引*炮的径倍都达到了40,而这样的径倍数一般只有海军舰炮或岸防炮才能达到,毕竟海军舰炮是有军舰这个巨大的移动平台。但华东政府解决了火炮移动的难题,自然可以将海军舰炮直接搬到陆军上使用,而且还能保持强大的战场移动能力,因此这才是华东政府将其视为王牌的主要原因,否则240毫米、200毫米口径的火炮也就算了,而155毫米口径的火炮在陆军中虽然也算是大口径火炮,但也并不少见,有何得何能也被称为王牌呢?
当然在军舰上,舰炮的有效射程均要远小于自己的最大射程,如240毫米口径舰炮可以打到30公里,但有效射程其实还不到10公里,甚致是7公里,这是由于海军需要的是精准射击,毕竞一舰军舰最多也就100多米长,但对陆军来说,就根本不是问题了,一个阵地有多大,那怕是偏出几百米,1千米也不是什么得严重的事。
由于有超远的射程,这三种王牌武器都可以在敌方的火力打击以外发动攻击,因此也不用携带大量的炮弹移动,而是将炮弹预先送到设定好的阵地,只能火炮赶来使用,毕竞除了装甲列车炮是弹炮一体之外,其他两种都是弹炮分离的,炮车只能携带少量炮弹移动,而主要的炮弹则需要其他的后勤辅助力量来协助。
虽然明知道日军重点防守中段,仍然决定将中段作为自己的主要突进方向,也正是有这三种王牌武器做为自己的底气。
11点50分,邱亚辉下令,起飞直升机,在空中观测炮弹落点,为火炮提供射击参数,并且下令各火炮调整射击单元,准备开火。
华东政府制造的这三种王牌火炮都是进行视距外射击,俗称盲射,或是地图射击,不仅需要精确的战场地图,而且还需要有人观察炮弹落点,以提供参数修整火炮的射击单元,不过这两点,由其是后一点,在这个时代是相当困难的,就算能安排士兵在敌军阵地附近潜伏,观察炮弹落点,但怎么将射击参数传回来呢?因此这也是限制火炮射程扩大的门槛之一。
在旧时空里,是在一战时期才解决了这两大难题,由了火车的普及,汽车的发展,使火炮的移动困难降低,而飞机和无线电的发展,又解决了火炮落点观察的难题,因此一战时期,各种大口径、超远距离火炮也大量出现,不过那时地壕战的水平大大的提高,也成功抵消了火炮射程增加的优势。
不过这两大难题对现在的人民军来说就都不是事了,无人机、直升机都是解决观测炮弹落点的办法,因此才能让人民军超前一步,获得视距外火力打击的优势。
12点,邱亚辉在台安的指挥部里下令:“开火!”
第1炮由装甲列车炮开始,这时两门列车炮均己经调整好了自己的射击单元,这时两节列车炮均与其他车厢脱钩,离开大约500多米的距离,而两节列车炮也相距大约200米,并且放下了8根粗大的支撑柱,未端深埋入地下1米多深,而士兵们也均巳退到100米以外,并都带好了耳塞,只有两根电线连着这两节显得有些孤零零的列车炮。
当然在周边1000米以外,装甲列车所属的两个连的jūn_duì 己做好了警戒布置,尽管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但这些警戒工作还是不能马虎的。
收到了指挥部的命令之后,炮长立刻下令:“1号火炮,射击。”
发射兵用力的将手的操作杆压下,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粗大的炮口喷射出耀眼的火光,虽然离着有100多米远,但士兵们还是觉得大地的震动。
炮弹飞行大约需要30-40秒的时间,因此这段时间只能等待。大约过了1分钟,炮长收到指挥部的通知:落点准确,无需调整, 10发连续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