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现代都市>龙啸大明> 第三十九章 多尔衮的烦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九章 多尔衮的烦恼(1 / 2)

北京,紫禁城,敬思殿。


清廷实际的最高统治者,摄政王多尔衮这时正倒背着双手,在敬思殿里来回的走着,而且不时还伸手拈在自己光秃秃的脑门上轻轻的搞打着。


在周围伺候着的太临宫女们现在都知道,这是多尔衮在遇到为难的问题时,下意识的习惯动作,也说明现在的多尔衮正在集中精力的思考难心的问题,虽然多尔衮的脾气不像阿济格那么暴燥,但谁也不敢在这时候去打扰多尔衮的思绪。


不过给多尔衮带来烦恼的,恰恰就是阿济格。


走了几圈之后,多尔衮又转回到书案前,看着书案上放着的三份拆奏,忍不住又从背后把手伸出来,用中指、食指在脑门上搞打了几下。


在书案上放着的,一共有四份拆奏,分左一右三,两批放置,左边的一份是阿济格发回来的,不仅报告了现在南方的形势,同时着重指出吴三桂和尚可喜在进攻浙江时消极免战,有意保存实力,罪不容赦。希望北京能够再给自己拔调五万兵力,将他们擒拿问罪。


而另外三份分别是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三人发来的,内容到是大同小异,都是说明商家军在浙江守备森严,轻易难以取胜,因此也建议清廷,暂时停止对浙江用兵,转攻南方的其他地方,等扫平了南方其他各地之后,再来全力对付浙江,并且三人都主动请缨出兵,为清廷扫平南方出力。不过吴三桂和尚可喜在字里行间里,还隐约透露出对阿济格派遣他们出兵进攻浙江的不满。


这四份拆奏的内容多尔衮早就己经看得都可以背熟了,他也并不是不知道,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等汉族降将趁着南征之际,都在扩充自己的实力,不过这也是在战争期间难免的事情,不扩兵怎么打仗呢。而且公平的说,这几员降将在清军入关之后,确实也非常卖力气,如果没有他们,清廷恐怕也难以取得目前的进展。虽然现在颇有一点尾大难掉之势,但在目前来说,并不是很严重,比明朝的左良玉、江北四镇来说,巳经好得太多了。


当然这到不是说多尔衮就打算对他们放任不管,从大原则上说,要削减这几员降将的实力,是绝对正确的,但必须服从两条大前提,一是不能影响到目前清军的战斗力,二是不能让几员降将感觉到朝廷对他们不放心。


因为现在清廷的首要大敌是南方的商毅和明朝的残余力量,而且满族的人口实在太少了,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需大量借助汉族人的力量,由其是这些投降依附清廷的汉族人。必须要他们感觉到清廷是诚心对侍他们,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尽心的清廷卖命。


既使是要削弱他们的实力,也要做到不动声色,暗中动手,越自然越好,让他们难以查觉到,清廷是有意在削弱自己的实力。虽然阿济格是一番好心,但他的做法实在是太过明显了,就差在脑门写着让吴三桂和尚可喜去和商家军硬拼了。


想到这里,多尓衮也不禁苦笑了一声,自己的这个兄长论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要耍阴谋,玩手段还要差得远了。如果是自己,或者是多铎领军,也一定会亲自带领一部份人马,和吴三桂、尚可喜一起出战,而且在战争中还会指挥着自己的人马猛攻,做出一个表率来,这样才不会惹人怀疑。


现在淸朝和降将之间的离隙己经造成了,那么这个烂摊子应怎么收拾呢?是对他们加以安抚,尽力弥补还是索性来个釜底抽薪,把他们解决掉算了。


但无论是那一种,多尔衮都觉得不妥,如果要修复和这几员降将的关系,清廷势必要对他们做出一些实质性的让步,授予他们更大的权利,但这样一来说不定还真会让他们成势,变成了真的尾大难掉,而且就是八旗的贵族们,也不会同意汉族的降将临架在自己之上。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