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现代都市>龙啸大明> 第一五六章 进攻广东(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五六章 进攻广东(四)(1 / 2)

尚可喜率军是从北城的大北门和小北门撤走,其实双方就是前后脚,尚军刚刚出完,在南面中华军就己经进入了广州。


尚军在城外汇合,立刻向东北方向赶奔从化县而去,但人马还没走了二里路,就被中华军控制广州外围的一个特种兵团发现。


这时尚军的总兵力大约有一万八千左右,其中火枪兵有二千多人,火炮因为太过笨重,全都扔在广州城里。而特种团和正常的步兵团编制一样,都是在三千四五百人左右。双方的兵力相差得相当的悬殊,但中华军丝毫也没有犹豫,立刻从侧后方向尚军发动了进攻。


尚可喜见中华军已经追上来了,逃走己来不及,也只能下令迎战。当然他也看得出,赶来的中华jūn_rén 数并不多,因此也觉得还是可以打一打的。虽然说尚可喜也知道,中华军的战斗力强,但自己的人数致少也是中华军的五六倍,五六个人打中华军一个人,总也该打得过。


那知双方一接战之后,尚可喜才知道自己错得厉害,不是说自己的计算有问题,而是自己五六个人,还真打不过中华军一个人。因为中华军根本就不和尚军贴身近战,而是排成数列很长的横队,远远的就向尚军开枪射击。发射完之后就停下来重新填弹,让自己身后的同伴赶到前面去射击,等填装完毕之后,也跟着大队一起前进。


就这样周而复始,滚动推进,射击一直就不停,而且孑弹十分密集,尚军的士兵被中华军成排成排打倒在地,根本就无法冲到中华军的近前。


其实这还是尚可喜第一次亲自和中华军在战场上交战,也不禁大吃了一惊,怪不得都说中华军善用火器,这一次才算真眼见到,想不到比传说中的还要厉害得多,虽然尚军中也有二千多火枪兵,论火枪的数量,并不比中华军差多少,但无论是射程还是填装速度,也根本就无法和中华军相抗衡,尚军的火枪兵往往只在开过一枪之后,根本就来不及填充弹药,而被中华军打死,或干脆就不填弹,直接向前冲,但也冲不了几步,就会中弹倒地身亡。


因此尚可喜也觉得一阵绝望,像这样的jūn_duì ,这样运用火器的战术,无论多强的jūn_duì ,也难以与其匹敌。就算是用骑兵冲,也很难打破中华军的火力。怪不得商毅当初能够以一个省的力量,硬是击败了清军的第二次南征。


当然尚可喜对中华军战斗力其实是高估了一些,因为这次他遇到的是中华军的特种兵,排除士兵的个人素质,和步兵团不同,特种团一般不会携带中重型火炮,只带少量的轻型火炮和连发枪,另外速射枪和线膛枪的比重都比较高,一个营里都会配有一个速射枪连,另一个连是轻型火炮和连发枪和线膛枪的混编。线膛枪可以加大射程和射击的精准度,而速射枪可以提射击速度,保证在进攻中也保持射击的连续和火力,因此在攻城战时,特种兵或许不及一般的步兵团,但在野战、遭遇战、突袭战中,特种团的战斗力绝对要比一般的步兵团要强得多。


如果对手是清廷的八旗军,也许还会不顾一切,发超猛烈的冲锋,拿人命来填补攻击的距离,虽然在一开始的时间,会付出不小的伤亡代价,但在双方接近之后,就可以展开白刃战,大大削减中华军的优势。


但现在尚可喜的手下并不是精锐的八旗军,而是东拼西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其中大倍份都是刚刚抓来的壮丁,发给一套军服、一支长枪就算是士兵了。这样的jūn_duì 如果是占优的时候,还能保持士气,一但陷入了劣势,就会立刻崩溃,现在就正是后一种情况。


因此尽管中华军推进的速度并不快,但却是步步为营,层层递进,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尚军的队形就被中华军硬生生打乱了。尚军的士兵招架不住,纷纷转身逃跑,转眼之间,就变成了全军的溃败。


而真证见识了中华军的火力,尚可喜也尚丧了和中华军拼死一战的勇气,面对这样的对手,不是拚命就能战胜的,因此也只能逃跑。中华军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随后展开了追击。而就在这时,另一个抢占广州外围的特种团也派来了两个营助战,正好堵住了尚军的退路。


尚军的大部份败兵本来都是向东北的从化县方向逃跑,但被中华军迎头堵住,无法通过,大部份士兵都举手投降,其余的士兵只好四散开来,各自为政,寻路逃走。


这时在广州城里的永安朝廷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广东的所有军政大权、各种事务都由尚可喜一手控制,永安朝廷根本就是一个摆设,以前尚可喜还会像征性的向永安朝廷的皇帝,原来的鲁王朱以海请示一下,但自从开始对南京政府用兵之后,尚可喜觉得事事这样请示,实在是太麻烦了,干脆把朱以海的王玺拿去,有事自己在上面盖个印就完了。


因此这时的永安朝廷几乎是两眼一抹黑,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朱以海到是个想得开的人,不管事更好,还省得操心,至少尚可喜对他的生活方面并不苛刻,依旧就是可以花天酒地、依红偎绿,夜夜笙歌,醉生梦死的过曰子,朱以海对返种生活也很满意。


但永安朝廷中也还有几位比较算是有责任心的大臣,名议上的内阁大学士朱大典,广东督师定西侯张名振、御使阮进、给事中王朝先等人,对现在的局面都忧心匆匆。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